中国气象研究所_中国气象研究所正高级专家
1.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科学研究
2.如何从武汉高铁站到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3.在中国的历史上,真的有091气象研究所吗
4.中国气象局的战略意义
5.091气象研究所的全部故事txt
6.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领导简介
据史载,早在南朝刘宋时期,公元421年,就在北极阁建了“司天台”,设专职官员观天象,测风候,提供数据,编制历法。到了元朝,原址复建观象台,至1341年首次配置了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天文仪器。明朝洪武年间(1381年),改建为钦天台。到清康熙初年,所剩仪器设备全部运往北京,钦天台废弃。直至1928年,民国重新在此兴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也就是气象台。中国古代气象划分为石器时代及传说史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三国至明代、清代前期等发展时期,记录了古人在风云变化环境中前行的脚步。2003年,在山西尧都陶寺祭祀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观象台早500多年。陶寺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比如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那天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分、秋分。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朋友,应该对展厅中的日晷不会陌生。它是利用日影位置的变化,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由圭表演变而来。晷面和地球面(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面中心铜制指针与地球自转轴平行。晷面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针影投射在晷面上所指示的时刻即为当时的太阳时起。来源: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11期)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科学研究
薪资待遇比较好。
高原气象局的工资普遍为四五千元,这在一般的二三线城市还是算比较可以了,且,因为气象研究所为国家建设单位,待遇也是相当的不错。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是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气象局领导下,承担气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处级。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如何从武汉高铁站到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中尺度灾害天气短时(2-12小时)预报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晓峰
大气气溶胶及其区域气候效应
项目负责人:陈葆德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非常规检验新技术研发
项目负责人:李佳
雷达资料在登陆台风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负责人:马雷鸣
热带气旋的遥感监测分析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青青
华北电网风力预估数值预报系统
项目负责人:王晓峰
华东区域风力预估数值预报系统20
项目负责人:王晓峰
观测资料对数值天气预报的影响性综合评价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泓
台风涡旋初始场生成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栋梁
台风预报结果可信度预估关键技术及业务应用
项目负责人:余晖
上海中尺度天气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研制
项目负责人:陈葆德
登陆台风科学试验观测技术方法预研究
项目负责人:赵兵科
数值预报模式实时检验技术2
项目负责人:李佳
长三角近海风浪预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项目负责人:于润玲 北京冷暖冬年环流特征及其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作者:沈爱华
青藏高原云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葆德
保险气象服务探讨 作者:周正强
从2008年初我国南方雪灾反思上海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
作者:李永平
Chaba(0417)台风变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 作者:钟颖旻
东亚阻塞高压与我国降水关系的分析及预测 作者:沈爱华
19/1998 El Nino的热力学诊断分析 作者:岳彩军
热带气旋降水客观分离业务化探讨 作者:鲁小琴
河南“758”大暴雨的中尺度集合预报试验 作者:谭燕
2007年国内台风模式路径预报效果评估 作者:马雷鸣 (一)台风监测及资料综合应用技术开发
方向1 台风移动监测技术研究、外场观测系统建设
方向2 基于多元监测资料的台风年鉴整编技术及系统研究
方向3 台风再分析资料库建设
方向4 中国台风网及台风论坛支撑技术研究
(二)台风理论及预报技术研究
方向1 台风生成和路径变化理论及客观预报技术研究
方向2 台风结构和强度变化理论及预报技术研究
方向3 登陆台风的风雨分布及其变化理论和预报技术研究
方向4 台风致灾机理、利弊影响评估及工程防御技术研究
方向5 台风气候变化机制及台风短期气候预测技术研究
方向6 台风影响下的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台风的影响机理和预报技术研究
方向7 台风预报技术业务中试平台及台风早期预警系统建设
(三)台风数值预报技术研究
方向1 台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的开发
方向2 多元监测资料的融合(同化)及台风再分析关键技术开发
方向3 台风集合预报系统研究
方向4 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开发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是以开展热带气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国家级公益性研究所,承担着来自国家、部门及地方等不同来源的科研项目,经过全所科研人员的努力,在热带气旋路径、强度及结构变化的理论研究、热带气旋集合预报技术研究、热带气旋数值模拟、海-陆-气耦合模式开发研究及热带气旋监测信息资料处理等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多年来,台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个人、集体多次荣获省、部、局级科技进步奖等优胜表彰,许多科研成果被用于水利、电力、港口等各行各业经济建设工作中,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服务。
在中国的历史上,真的有091气象研究所吗
公交线路:轨道交通4号线 → 轨道交通2号线 → 703路通宵线,全程约20.7公里
1、从武汉火车站步行约120米,到达武汉火车站
2、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经过11站, 到达洪山广场站
3、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4站, 到达广埠屯站
4、步行约50米,到达珞喻路广埠屯站
5、乘坐703路通宵线,经过4站, 到达珞喻路吴家湾站(也可乘坐518路通宵车)
6、步行约470米,到达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
中国气象局的战略意义
有
091气象研究所编年史(1949—1959)
1949年5月
我一部,在南京市郊区发现前国民党秘密基地及绝密档案一批。与其他军事文件不同的是,这批档案均为民国时期全国发生的各种古怪及处理情况的记录。当时专门处理这类的为原民国国防部第二厅军统特务特别行动组。
1949年9月1日
根据中央指示,务必在建国前成立一个类似的处理部门,从全军各部选拔异能者与军事技术过硬者,由中央直接指挥,陈××为部长,下设15个部门小组,负责各类不明的接受与处理。为保密需要,对外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091气象研究所”,军内统称“091”。091正式成立。
1951年3月
091参与打击湘西土匪,成功地揭穿了土匪企图运用当地特殊地形天气装神弄鬼的把戏,配合部队首战告捷。
任务级别:机密。
1951年7月
091于湘西成功发现了赶尸匠的秘密,并加以研究。
任务级别:绝密。
1952年4月
091于吉林长白山天池守候四十八昼夜,终于拍摄到天池怪兽的模糊画面,并集到类似生物组织的样本。
任务级别:绝密。
1953年7月
091于云南的剿匪战斗中,由于指挥失误,同时遭到敌人异能者袭击,受到重创,虽然惨胜对手,人员却损失过半。
任务级别:绝密。
1953年11月
091新选拔人员奔赴苏联,接受克格勃第17特别监视部队的特别训练,同时参观纳粹留在东欧的秘密研究基地,并共享了部分情报。
任务级别:绝密。
1954年8月
091于新疆参与考古研究工作,成功发现传说中的女儿国的遗迹。由于中间发生了神秘的男性人员失踪,最后放弃,遗迹被封锁。
任务级别:绝密。
1955年2月
091于甘肃发现古代类人生物干尸。该生物独眼,身高超过3米。现保存于091秘密基地。
任务级别:绝密。
1955年10月
091于山东发现一神秘6岁女孩,她自称记得前世今生。经秘密调查,该女孩所述前世为清朝康熙年间,其中大部分描述都与当时吻合。该女并未学过历史。现该女已受到特别监护。
任务级别:机密。
1956年12月
陕西发现不明飞行物体坠落。091于当地发现不明金属碎片,以及不明生物组织碎片。
任务级别:绝密。
1957年8月
河北发生异能者控制他人梦境从而的恶性案件,091配合当地公安机关成功破案。
任务级别:机密。
1958年12月
内蒙古发现史前雕刻石像以及金属器物,091成功收回。
任务级别:绝密。
091气象研究所的全部故事txt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1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1987年当选为,1991年连任;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领导简介
竺可桢(1890-1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早年留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1925年创建东南大学地学系并任系主任。中央大学初期再次担任地学系主任。三、四十年代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被公认为是我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创办我国第一个地学系 竺可桢是我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而奠定这个“宗师”称号的基础,正如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施雅风院士所言,是竺可桢“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从事的教学工作和科研”。 1918年秋,竺可桢在获得哈费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在美留学期间,竺可桢的父、兄相继过世,为了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竺可桢应邀去了工资较高的武昌高师。该校学生大多是湖北、湖南人,几乎都听不懂竺可桢的绍兴口音,要通过讲义才能弄明白课程内容,竺可桢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去刻印讲义。而且师生间的课内外交流也相当困难。当时武昌高师的教师又以日本留学生为多,他的许多教育观点和主张也得不到同事的理解和支持。而云集了一大批留美学者的南高师,正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迹象。1920年,南高师校长、留美博士郭秉文力邀竺可桢加盟。就在这一年的夏季,竺可桢调进了南高师,在文史地部教授气象学,同时教授理化部的微积分和农科的地质学。 当时的南高师文史地部分文学、哲学、历史、地理4系。地理系虽称作是系,专门化课程却不多,与传统意义上的“舆地科”殊无二致。竺可桢认为,满清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沙皇俄国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都是决策者因缺乏地理知识而铸成的大错。他还向人们举例说,日本人对于中国地理甚是熟稔,出版的中国地理书“指不胜数”,远胜于中国人自己的研究;当时的美国已有头等测候所200多个,而中国只有上海、香港等二、三处外国人办的测候所。对此,他深感耻辱,并大声疾呼要“组织机关,捐募巨款,调查全国之地形、气候、人种(类)及动植物、矿产”。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要创办新型的地学系,培养相当数量的为振兴中国服务的、不受外国人控制的地学家。 1920年底,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东南大学以南高师为基础宣告成立。以此为契机,竺可桢主张突破地理系专业过于狭窄的樊篱,成立一个新型的大地学系。校长郭秉文、教务主任陶行知等人纳了他的这一颇有创意和远见的建议,于是我国第一个地学系在东南大学文理科下正式成立,竺可桢被聘为系主任。 新地学系和旧地理系相比,所涵盖的领域要宽泛得多。它包括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开设有地学通论、气象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世界气候、矿物学、地形测量、地图学、历史地质学、地质考察等新式课程。竺可桢亲自讲授地学通论、气象学、世界地理、世界气候四门课程。 新地学系所以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和实验实习的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气象实习,地学系在校内建立了测候所,让学生轮流观察、记录和分析。为了增强实践环节,竺可桢规定野外实习为地学系各科的必修课程。雨花台、紫金山、栖霞山、方山、龙潭等地都是地学系师生常去的地方,通常都是走去走回,而走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身材瘦小的竺可桢。他边走边指导学生在野外自行观察、发现、集标本。几年之间,师生集的各种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等标本便已让人应接不暇了。以此为基础,东大在科学馆建立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质标本室,并通过与国外交换或购买岩矿、化石等标本,进一步充实了这个标本室。 竺可桢异常重视学生自学习惯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他和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教授合作,指导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在校内创办《史地学报》,刊登师生的著译作品。他鼓励学生从中外报刊中摘录地理学最新动态,经他审校,编成《地理新资料》,在《史地学报》中连续刊出,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扩大了师生视野。他指导陈训慈撰写有关世界石油问题的论文,并推荐给《东方杂志》发表;指导朱炳海翻译美国著名气象学家威列特的《雾与航空》一文,并介绍给《科学》杂志发表,等等。学生著译文章,凡经他手的,他都认真校核,细心润饰修改。他自己的名字自然是从来不署的,开始有的学生还把老师的名字写上——写在最前面,可他从不应允,又怕学生过意不去
网址大全: ://.shuosky/
只和你一起分享
上海台风研究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上海台风研究所的发展方向、长远规划、重大项目以及成果转化等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理事长:汤绪
副理事长:郭亚曦 端义宏
其他成员:陈联寿 孙 洪 罗云峰 寿子琪 任 健 薛根元 詹丰兴
林新彬 李春虎 胡 雯 吴志根 刘明惠 所长:雷小途
毕业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台风理论及预报技术、台风灾害评估、副热带季风及气候影响(灾害)评估等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家科技部公益性研究专项、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及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等国家、省部级项目。
党支部书记:陈元球
11年参加工作,函授中央党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大本学历。长期在基层台站和事业单位担任气象测报和行政管理工作。任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副所长:余晖
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热带气旋动力学理论和预报技术研究工作。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的课题计十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国家“九·五”重中之重攻关项目、国家“八·五”攻关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等。
副所长:王晓峰
毕业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数值预报业务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参加多项国家科技部公益性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和业务工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