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

2.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有哪些?

3.涂长望的涂氏大事

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_上海长望实业有限公司

谢义炳,湖南省新田县城关镇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谢厚藩为满清末届秀才,曾就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湖南省第一届公费赴英留学生。父亲回国后历任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湖南大学前身)、东北大学、广西大学教授,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湖南大学物理系系主任。谢义炳初小二年级下学期母亲去世,随祖母暂住老家生活一段时间。他随家庭多次迁居,曾在家乡湖南衡阳、长沙以及上海读过私塾、四个小学、四个初中,极不正规。比他大9岁的姐姐是他幼年生活的照料者,姐弟俩感情深厚,姐姐于大学一年级因肺病去世时,他竟不相信那是真的,哭也哭不出来。比他大12岁的哥哥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留校任助教,后任湖南大学教授兼副教务长。1930年冬,哥哥坚决把他调到自己身边,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现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教他如何读书、如何建立数学思维。这所实验中学为谢义炳提供了一个转折的机会,除正规课程外,还学习了铅笔画和木工活儿,养成了正规体育锻炼和每天读报的习惯。前后共一年半的合乎规律的教育,使谢义炳由一个玩童变成了一个自觉努力向上的少年。哥哥的决策使他终身受益,他对哥哥怀念终生。

谢义炳上中学的时期,军阀混战、列强侵犯,内忧外患的现实,激发了他的悲愤感情。他曾崇拜岳飞,并向往一个自觉遵守共同规范、无为而治的和谐的社会。进入高中阶段,逐步树立了科技救国的人生观,聂耳的“毕业歌”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感情。1935年夏,谢义炳从扬州中学高中部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进入清华大学曾写一封长信回家,描述清华大学小桥流水、大礼堂前的柱灯、阅览室的大书架和火窗子、体育馆内的淋浴、食堂饭菜的花样……。不料,父亲回信说:“中国人要有出息,必须准备滚一身泥巴,少爷**的生活方式是不行的。”他当时感到被浇了一瓢冷水。“一二·九”运动使他懂得了科技发展是与社会进步分不开的。从此他虽然从事科学与教育事业,但始终关心与支持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个大学内迁,1938年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谢义炳辗转经广东、广西、越南,于当年秋季到达昆明复学,并决定学习气象学。1940年毕业后,任贵州省气象所(相当于现今的省气象局)观测员。经过一年基层工作的锻炼,使他懂得基层工作的意义,并初步体会到竺可桢等前辈创建气象事业的艰辛。他始终关心着基层工作的同志,并大力支持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1941年,谢义炳进入当时内迁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涂长望教授,从事地方性天气与气候以及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著有《清代水旱灾之周期研究》和《贵州的气候》。194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任前中央气象局技士,从事地方台站的业务指导工作。他曾巡视陕西、四川、广西等地气象台站,并协助举办观测人员训练班,扩建气象观测网。

1945年谢义炳考取美国战时提供的科技人员培训,公费派遣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并在美国气象局中期天气预报科实习。期满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他获得芝加哥大学奖学金,留美继续深造。1949年他以《北美冷涡的选例分析》论文,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谢义炳虽身在异国,但他时刻关心着祖国发生的变化。1949年胜利前夕,在留美科协的组织下,他响应周恩来总理欢迎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工作的号召与老师们“楚才晋用,终非了局”的敦促,婉辞西方师友的挽留,积极准备回国。于1950年秋,克服种种困难,毅然回到了阔别5年的祖国。1950年9月,谢义炳任清华大学气象系副教授,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升任教授。后被任命为物理系副系主任并主持气象专业的工作。1959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成立,任系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谢义炳无端遭到审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仍坚持党的信念,认真学习经典著作,并尽可能思考一些科学中的基本问题。

18年谢义炳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系主任,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被任命为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后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评议组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1982年当选为英国气象学会外籍荣誉会员。自改革开放以来,谢义炳数次出国访问。他强调“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积极对外进行科技交流与科技人员之友好往来,既推动了中国气象科技和教育的进步,又维护了国家与民族的尊严。19年2月他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后,接着率团到马德里参加世界气象教育大会,在会上他作了新中国气象教育和科学的报告,获得广泛好评。该报告被选载在世界气象组织刊物上。1982年6月他赴美国参加在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召开的华北平原和美国平原气候和农业对比考察讨论会。1983年6月率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回访瑞典。1988年8月底应邀参加在赫尔辛基召开的帕尔门纪念科学讨论会,在会上获帕尔门气象国际奖的殊荣。这个会实质上是纪念挪威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创立,总结现代气象科学发展的具有世纪性意义的会议,近20个国家约150位当代著名气象学家参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

(没有他,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

(没有邓,就没有中国特色经济

周恩来(国际认可,逝世之时,联合国为他降半旗,静哀一分钟

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

杨承宗,放射化学家,1951年秋响应周总理号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创建新中国第一个放射化学实验室,成功培育了我国第一代放射化学工作者。

罗祖道,1957年回国,历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力学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对弹性理论、板壳理论、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有较深研究。

华罗庚,1950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他潜心为新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王元、陆启铿、龚升、陈景润、万哲先等在他的培养下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钱学森,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

邓稼先,1950年8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之父”。

航天精英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与钱学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

交大。1935年赴美留学,1938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著名专家冯?卡门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43年,他与马林纳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为美国40年代研制成功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设计思想被用于“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二等兵A”导弹的实际设计中,所获经验直接导致了美国“中士”地对地导弹的研制成功,并成为后来美国用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北极星”、“民兵”、“海神”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的先驱。

此后,钱学森又在超高速及跨音速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对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和卡门一起提出的高速音速流动理论,为飞行器克服音障和热障提供了依据,以他和卡门名字命名的卡门一钱学森公式成为空气动力计算上的权威公式,并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

由于他对火箭技术理论卓有建树,并于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设想,因而在当时被公认为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

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投身于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当中。1956年2月17日,他向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光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他又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

接着,他长期担任航天研制的技术领导。在他的参与下,1960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火箭,1964年6

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5年钱学森建议制订人造卫星研制并列人国家任务,最终使我国第一颗卫星于10年到太空邀游。

在50年代初,钱学森把控制论发展为一门技术科学——工程控制论,为飞行器的制导理论提供了基础。他还创立了系统工程理论,并广泛应用。

由于钱学森在中国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年6月,国际理工研究所向他颁发了小罗克韦尔奖章;1991年

10月,我国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

赵九章在气象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科学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技术力量薄弱,赵九章与涂长望携手合作,组建联合天气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中心,为新中国气象事业中两个最基本的分支(天气分析预报和气象资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和几个有名的科学家在这两个联合机构中担任业务领导并从事实际工作。

赵九章把科学的发展与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赵九章主张在广东等地以种植防风林带方式改变局部小气候,为橡胶移植到亚热带地区创造了条件。5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人工降水研究,在赵九章的积极倡议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研究人工降水,使我国的云雾物理研究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暖云降水理论和积云动力学等研究成果。

赵九章十分重视气象学的现代化建设。50年代初,他通过大量的工作和研究,及时提出气象学要数理化、工程化和新技术化,并在工作中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这对我国气象学的现代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王大珩

(Wang Daheng, 1915.2—) 男。中国科协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光学专家。

江苏苏州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1948年回国后,任2年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后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30多年所长。还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电机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副,中国光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8年加入中国***。1983年后曾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三届副。1993年5 月当选为中国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研究会名誉会长,第二届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副会长。

1994年6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团成员。1994 年12月任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基金会会长。此外,还曾任中国光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科协。是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六十年代以来,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1986年3 月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等4 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同志批准,由此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 被称为“863 ”。

1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1 月获得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央、院、中央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逝世。

在我国、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有哪些?

创立前身 1921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建地学系,设立气象组(专业)。

1930年,国立中央大学设立地理学系气象专业。(备注: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与其他8所公学合并,并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此后于1928年2月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5月16日,国民行政院作出决议,“国立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

1944年,设立气象学系。

1949年,国立南京大学设立气象学系。(备注: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肩负使命 1953年9月3日,涂长望局长在病中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讨论、研究依托南京大学气象系筹办水文气象学院问题,并作出建院决定。1954年8月25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的竺可桢先生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发言中,最先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

1956年7月,涂长望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高级技术干部极端缺乏,全国气象业务系统中只有104个大学毕业生,…希望高教部门扩大气象系的招生名额或成立气象学院”。

1959年7月31日,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气象系统急需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只有创办一所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的高校,才能满足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

1959年12月8日,中央气象局向院提交建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报告。报告陈述了全国气象系统在职技术干部中大专毕业生数量、目前和未来气象事业发展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现有高校气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以及为筹建气象高等学校与教育部、江苏省委、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商讨、沟通过程。

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复中央气象局“同意义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0年1月14日,中央气象局转发教育部同意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文件,同时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也下发了关于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的通知。至此,中央气象局直属、江苏省代管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正式进入筹建阶段。

1960年1月18日,中央气象局给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机构的指示。

1960年1月31日,正式启用由江苏省高教厅颁发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印信,学院筹建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为便于开展工作,筹委会下设三个组:行政组、基建组、教育组。

在南京大学的直接帮助下,1960年7月,天气与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气候学三个专业招收首届新生169人,生源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四川和上海,少数来自气象部门的调干学生。1960级学生由南京大学负责前三年的培养,完成公共课、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教学与南京大学气象系学生合班上课,由学院负责教学辅导和学生管理工作。

1963年5月14日,教育部和中央气象局联合发文,同意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

1963年11月25-27日,南京气象学院首届党员大会召开。

1966年至16年的“文化大革命”,学校各项工作都受到干扰和破坏,正常教学秩序被摧毁,停止招生和上课长达六年之久。 18年2月17日,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南京气象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8年4月,中央气象局下发了学校《关于一九七八-一九八一年基本建设任务书的批复》,对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后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基建任务做出了新的安排。

1992年10月,气象院校改革研讨会在学校召开。

1992年10月,气象院校改革研讨会在学院召开,学校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全国气象部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制订了《南京气象学院综合改革方案》,方案包括加强课程建设方案、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各类人员定编切块方案、奖酬金发放办法实施方案等9个配套方案及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1993年,经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批准,正式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承担世界各国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的培训任务。

1999年,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

2000年2月12日,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1号),决定南京气象学院由原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模式,学校管理体制发生改变。体制划转后,江苏省委省及江苏省教育厅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指导。

2002年3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举办公有民办滨江学院。

2003年4月,在北京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北京分部。

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1月18日,学校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庆典。

2007年,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年,教育部、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年8月29日下午,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等八个单位共建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

2014年9月,江苏省人民与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涂长望的涂氏大事

竺可桢竺可桢(1890.3.7—1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 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开辟了自然综合考察事业。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符淙斌符淙斌,气候学家,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涂长望涂长望 (已故) 气象学家。湖北武汉人。

吴国雄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广东潮阳人。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既具有很高的数理和动力学造诣,又具有丰富的实际天气经验的学者之一。提出湿倾斜涡度发展理论(SVD)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运用上述理论,成功地揭示青藏高原西南涡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发展机理,揭示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成因。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把亚洲季风爆发分为三个阶段。证明由于中高纬度的强地转性和斜压性使其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与热带显著不同。首次用数值模式提出厄尔尼诺影响台风的机制,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笃正叶笃正(1916年2月——)男,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是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丑纪范丑纪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崇银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少将。1940年4月15日出生于四川达州,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工作,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动力学以及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WCRP中国委员会)。

秦大河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原中国气象局局长。

陶诗言陶诗言,气象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他在东亚大气环流、季风天气气候、寒潮和暴雨预报、卫星气象应用等方面卓越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外气象界享有崇高的威望。20世纪50年代初,他和顾震潮共同主持中国第一个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建立了各种天气预报方法,是新中国气象预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多次在重大天气的预报和国防科学试验的气象保障预报中,出色地完成任务。17年后,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国际合作和项目得以形成和顺利进行。他培养造就了一批大气科学的专门人才。发表的《中国冬季寒潮前后天气型式转变过程的研究》、《长江中上游暴雨分析和预报》等专著堪称经典。

伍荣生伍荣生,中国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专于大气波动与动力学研究。撰有论文《大地形与扰动不稳定》等。

周秀骥周秀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创建人之一。

曾庆存曾庆存,气象学家,广东阳江人。从事大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理论和计算地球流体力学、气候数值模拟、卫星气象学方法和大气遥感测量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地转适应过程理论和关于大气扰动演变过程的波包动力学理论,在国内外广为引用。在数值天气预报中设计的半隐式差分格式,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的方法之一,至今仍在使用。

陈联寿陈联寿,气象学专家,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

丁一汇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李泽椿李泽椿,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许健民许健民,卫星气象专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总工程师。

张德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气候变化研究首席专家张德二,江苏镇江人。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研究在历史气候变迁规律、特征,高分辨历史气候序列和气候图复原、古环境演变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方面有一定国际声誉。

顾震潮顾震潮(1920-16),大学物理学家。上海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1947年留学瑞典。1950年回国。历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建国初期,与陶诗言共同领导了中国联合大学分析预报中心的工作,多次准确预报了洪水的暴发。开创了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工作。六十年代为和导弹试验的气象保证作出贡献,曾立一等功。开创了中国大气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先后建立了云物理学、雷达气象、大气探测。实验气象和大气湍流等分支学科。著有《云物理学》。

黄荣辉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兼人口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2002年-2010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林之光林之光,男,1936年1月生,江苏太仓市人。中国气象研究院研究员。

雷雨顺雷雨顺,1965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曾主持将能量天气学理论应用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形成一套较有成效的天气分析预测方法。该项研究1982年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颁发的成果推广奖。

孙照渤孙照渤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12年至今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工作,先后任气象系副主任、主任,南京气象学院副院长、院长,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现任世界气象组织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朱抱真朱抱真,天气动力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得出了北半球的热源分布,并提出大地形和热源共同形成定常槽脊的理论。

朱炳海朱炳海,江苏江阴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气象系主任。撰有论文《中之消长与气候》,编著有《气象学》、《中国气候》、《天气谚语》。

1906年——(清光绪32年)10月28日生于汉口一个信奉基督的宗教家庭。

1911年——开始学习汉字和英文字母,并接受新式教育。在少年时代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

1923年——博览群书,寻找革命真理。

1925年——广泛涉猎法、美等国的革命史和黑格尔《逻辑学》等著作,考入华中大学。

1926年——转上海沪江大学,师承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

1929年——毕业,回母校武昌博文中学任教。

1930年——考取湖北省官费留学英国,到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地理;

1931年——转入该校帝国理工学院,师承世界著名气象学家沃克爵士攻读气象学。

1932年——获气象学硕士学位,成为英国气象学会第一个中国籍会员。同年到利物浦大学地理学院,在著名地理学家罗士培教授指导下攻读地理学博士学位。

1934年——4月受同盟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夏,回伦敦后加入英国***华语支部;秋,应竺可帧聘请,心系祖国的先生放弃垂手可得博士学位,毅然提前回国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在竺可桢的领导下,开始为发展中国的气象事业而努力奋斗。

1935年——4月被选为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兼学会刊物总编辑,此后一直参加该会领导工作;8月,到清华大学地理系任教授,参加北平文化界救国会,任常务理事。一年后回南京气象研究所,秋,与王回珠女士结婚。抗战爆发后,临危受命主持气象研究所安全内迁重庆。

1939年——5月出任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后兼史地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高材生郭晓岚、谢义炳、叶驾正等成为他的研究生;他作为少壮派的中心人物,推动师生参加社会活动,组织中华自然科学社遵义分社。

1942年——4月作为对抗战建国有贡献的优秀学者获教育部学术成就乙等奖;7月,性情耿直、疾恶如仇的涂长望因与国民党浙大区党部负责人政见有异,愤然离校去四川綦江,任委员会电化冶炼厂副秘书长兼科长,同时任气象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1943年——年初任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5月,获中华文化基金会天文气象地理特等奖。

1944年——涂长望与他的研究生黄仕松取得东亚季风研究重大成果,发现季风跳跃现象。

1945年——7月1日中国科协成立,涂长望任总干事,负起了实际领导工作的责任。8月30日,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的会见了中国科协、民主科学社的核心人物潘菽、梁希和徐长望先生等8人。9月3日,“民主科学社”庆祝日本投降签字,涂长望提议改名为“九三学社”,遂成为科学文化界人士的政治团体。

1946年——2月15—16日,涂长望先生代表中国科协到伦敦参加科学与人类世界大会,成立世界科协筹委会,任常务理事。随后又和赵九章先生参加国际气象会议,涂长望被选为农业气象委员会委员。会后又到美国访问讲学半年。

1947年——中国科协、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三团体组成中国科学促进会,涂长望先生任总干事。在国民党的迫害了,九三学社转入地下活动后,先生只能利用这个身份进行公开活动。

1948年——利用自己是官办中英科学促进会理事的身份争取到资金,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国科技人才调查,为迎接新中国做准备。

1949年——4月经香港辗转到北平,筹备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迎接新中国诞生。8月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10月,涂长望受命筹建中央气象局,12月17日,、周恩来总理任命涂长望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民长,担负起创建人民气象事业的艰巨任务。涂长望先生提出“分区建设,集中领导”的方针,在短短几年中,就建成了令世界瞩目的气象业务和服务体系。

1953年——第一个五年开始,涂长望提出配合经济建设高潮,掀起气象建设高潮。8月1日,、周恩来发布了把气象建制由军队转移到地方的命令,从此气象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又为经济建设服务。

1955年——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6年——加入中国***。

1962年——6月9日,涂长望先生鞠躬尽瘁,英年早逝,享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