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河与山东哪里交界

2.安徽五河县属于哪个市

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邮编

4.五河县属于哪个市

五河县属于哪个市_五河县在哪个省哪个市

邮编:233000

五河县总面积1580平方千米。总人口71万人(2004年)。

县人民驻城关镇。邮编:233300。代码:340322。区号:0552。拼音:Wuhe Xian。

行政区划

五河县辖13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新集镇、沫河口镇、小溪镇、双忠庙镇、小圩镇、东刘集镇、头铺镇、大新镇、武桥镇、朱顶镇、浍南镇、申集镇、沱湖乡、临北回族乡。

历史沿革

宋置县。以淮、浍、_、潼、沱五河在此汇流而得名。

1999年,五河县辖7个镇、13个乡:城关镇、新集镇、小溪镇、小圩镇、沫河口镇、双忠庙镇、东刘集镇、朱顶乡、头铺乡、安淮乡、大新乡、皇庙乡、园集乡、张集乡、申集乡、武桥乡、长淮乡、沱湖乡、曹顾张乡、临北回族乡。

2000年7月14日,蚌埠市人民批准(蚌政办[2000]30号文件):撤销武桥乡,设立武桥镇,镇人民驻武桥(皖民地字[2000]76号);撤销头铺乡,设立头铺镇,镇人民驻头铺(皖民地字[2000]77号);撤销大新乡,设立大新镇,镇人民驻大新(皖民地字[2000]78号)。三镇与原各对应乡行政区域不变。

2000年,五河县辖10个镇、1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48856人,其中: 城关镇 67233 新集镇 46201 沫河口镇 38558 小溪镇 26988 双忠庙镇 34323 小圩镇 39402 东刘集镇 33775 头铺镇 305 大新镇 25179 武桥镇 25413 长淮乡 26023 朱顶乡 42750 安淮乡 16909 临北回族乡 24193 曹顾张乡 24711 皇庙乡 26228 园集乡 24136 张集乡 24689 申集乡 35312 沱湖乡 35858

2001年,五河县乡镇区划调整(本站目前尚无具体调整情况)。

2004年底,五河县辖13个镇、2个乡。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五河县上榜。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五河县上榜。

2020年6月,五河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淮北片区)。

2020年4月,五河县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录。

2012,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五河县为首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19年10月,五河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94名。

2017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五河县为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6年2月,五河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五河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61名。

2004年,五河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92名。

五河与山东哪里交界

4个区、3个县。

根据查询蚌埠市人民网显示,蚌埠市下辖了蚌埠市下辖了4个区、3个县,分别是: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

安徽五河县属于哪个市

德州。德州,古称安德,简称德,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北大门。五河县地处安徽中部与山东西北部交界。所以得出五河与山东德州交界。五河县是中国安徽省蚌埠市下辖的一个县。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邮编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因淮、惠、沪、通、沱五条河流在五河河口汇合而得名。

五河县[1]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江苏省泗洪县。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20,000人(2007年底)。辖城关镇、新集镇、磨河口镇、小溪镇、双忠庙镇、肖伟镇、东刘集镇、头铺镇、大新镇、吴桥镇、朱顶镇、环南镇、姬神镇、沱湖乡、贝林回族乡13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县设在城关镇,距蚌埠市55公里。位于淮北平原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洼,海拔13-19.5米。县城东南角属于皖东丘陵。境内河流湖泊众多,被称为“水乡”。它流经淮河以南,在漠河入海口处到达北贺飞河,在城关镇以南汇入淮河,贺飞河和沱河在县城中部积水形成湖泊。与江苏省交界处还有天净湖。年平均气温为14.7摄氏度。年降水量为896毫米。国家商品粮基地。天镜湖有特产银鱼,沱湖有螃蟹。淮河客轮连接蚌埠,发出柳巷。沱、沱等河流也可通航。

五河县属于哪个市

233300。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邮编是233300,电话区号是0552,行政区划代码是340322,车牌代码是皖C。

五河县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五河县历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称五河,已有千年历史。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严**墓古韵犹存。

五河县,隶属安徽省蚌埠市。

地处安徽省北部,淮河中下游。五河县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五河县历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称五河,已有千年历史。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严**墓古韵犹存。

五河县境内因古有淮、浍、漴、潼、沱五水交汇而得名,为水乡泽国;现仍有淮河、怀洪新河、沱河(湖)、天井湖四大水系融会贯通,堪称鱼米之乡。

五河县的许多乡镇和村庄的名字皆有通用字,且多与水有关联,其含义关乎村庄最初的来历、形成,记载着清晰的历史文化信息,试探找出名称背后的深意,知其所以然,才能让我们铭记前人建设家园的艰辛。

一、 台,郜台、陈台、沈台、钱台等。淮河两岸多以台命名的村庄,先民取土垒筑高台,建房居住,发生洪水时避免水淹之患,某一姓氏聚居,久之遂以姓氏名此台。小时候房前的不远处有池塘,是洗澡、摸鱼、玩耍的地方,就是取土筑台留下的。

二、 湖,龙潭湖、訾湖、柳湖等。五河古代多沼泽之地,大小湖泊较如今更多。淮河称外水,浍河称内水,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高大堤坝,涨水时内外水夹杂泥沙互相冲刷,湖泊逐渐淤积升高,成为良田,进而适合居住建村。所以五河县方言把到农田干活称“下湖”,而以“湖”名村也理所当然。

三、 圩,小圩、大圩、聂圩等。江淮闲水高于田,筑堤而扞水曰圩。以“圩”为名的地方地势较低,在村庄四周筑土堤以抵御水患。村或以圩之大小名,或以姓氏名圩。

四、 嘴(咀),高嘴、马嘴、关嘴等。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水的地方或村庄称为“嘴(咀),我认为五河叫这个名字的村庄,古代为伸在河湖内的大块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