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成因_气候变化的成因包括
1.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2.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是什么 有哪些特点
3.地球气候成因新说阅读答案?
4.求文档: 世界地理各气候形成的原因
(一)生物证据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生物证据主要来自各别种和一些种的共生组合,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领域的分布和变化。用生物变化推定气候变化的理论基础是:个别生物的生态与环境的物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保持不变的;生物分布的变化,就意味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其中主要是气候条件的变化。
第四纪的化石共生组合给出了一种清晰的一般气候类型的指标。第四纪生物的共生组合与现时的一些生物组合颇为类似。根据第四纪生物化石和残骸的共生组合,可将第四纪时期的气候区分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大陆性又可分出湿热、温暖、干旱、半干旱、极地气候带。
第四纪更为详细的气候测定,需要了解生物各别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决定着生物层、种分布的各种因素方面的现代知识。当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已知时,就可以根据各种的化石的产出,较详细地进行气候推定。
1.动物群证据 海洋沉积物中所含特殊有孔虫共生组合可以与海面温度和海面平均咸度联系起来,从而研究气候变化。
海洋沉积物中有孔虫的定量研究方法,导致了海洋大气关系的分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含有孔虫和放射虫共生组合的海洋岩心中。当海水面的温度与海水面以上的空气温度平衡时,在含有有孔虫的化石浮游种Cocoolths和放射虫的沉积物中,就存在着温度变化的记录。无论是种的分布或产出的丰度,都反映出温度的变化。在岩心中动物群的变化,可以表现为各种方式。例如:改变温暖有孔虫(如Globortalia menardii)和寒冷有孔虫(如Globgerina Pachydrrma)的百分比值,及Globorolalia menardii的丰度改变等。定量生物学的研究,已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岩心中划分出了一个与一些气候阶段相当的生物带系。这对于第四纪气候历史,特别是对于北大西洋的第四纪气候历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海滨沉积物所含有孔虫和软体动物的定量古生物学的研究,业已揭示出第四纪温度和其他环境变化的细节。弗兰德里亚的最佳气候阶段,是根据北爱尔兰三角港的粘土动物群的研究提出来的。
其他动物群,如脊椎动物、昆虫类,特别是甲虫类和软体动物,都可以根据其种的形。念及分布的变化,证明更新世的气候变化。可以根据第四纪脊椎动物化石的骨骼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的单位面积内种的频度变化,来证明第四纪气候变迁。受某些植物群生长的控制,动物群分布的明显变化,也可以为区域气候变化提供证据。例如,马与草原的关系,就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依据。马分布的范围和频度与草原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一个植物区,都有自己的特殊动物群。变化小的动物,如陆地软体动物,可以作为局部气候的一种标志;但其共生组合,则可以示明气候的区域特点。例如,现时地中海出现Corbicula tluminalis和Belgramdia marginata示明该区域的气候变暖。
存在着推定生物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的困难。例如,大犸猛象生活的气候条件,目前就尚不清楚,虽然根据其共生组合,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寒冷气候的指标。
2.植物化石证据 第四纪孢粉的共生组合可以提供区域植物类型。第四纪区域植物类型如同现时植物区域类型一样,也能示明第四纪区域气候类型。每一种区域植物类型,都有适于其生长的特殊气候。这样就形成了植物气候区系。例如森林气候、草原气候、苔原气候、大陆和海洋植物气候等区系。例如,丹麦Viscam、Hedera和Ilex的孢粉频度,业已用来测定丹麦弗兰德利亚的气候。现实这些植物的开花和生长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联系。例如,Hedera的生长旺季为平均温度高于16—18℃的最暖月份,其正常生长的温度下限为1.5℃。因而可以根据第四纪Hedera的孢粉频度,推定第四纪气候的变迁。
大植物化石,对于推定第四纪古气候特别有用。水生植物对于区域气候是一种特别好的指标,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是比较一致的。
利用植物化石推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困难在于:①一些植物的生态可以随气候条件变化而改变,而作为化石残留下来的一部分植物的形态却保持不变。②由于更新世气候的反复变化而使植物被迫多次迁移的某些生物的生态没有变化。③某些植物化石共生组合与气候标志有矛盾,例如混合指示寒冷和温暖气候的植物种,除去由于化石的次生沉积所产生的混合外,植物的混合还可以有许多其他解释。在变化的气候条件下,某些植物群的迁移较另一些植物群快。例如,水生植物较陆地植物迁移快。④植物和迁移较动物迁移慢,所以,在第四纪中,就存在着利用动物群化石和利用植物群化石推定气候变化的矛盾。⑤微气候变化也给利用植物化石解释第四纪气候变化带来困难。在一个大气候区内的不同微气候区内,可以出现植物的差异。⑥一些第四纪植物化石的种,现时业已灭绝。
Blytt-sernander方案挪威植物学家Adel Blytt根据泥碳沉积物和其中的树木层的研究,描述了在挪威植物群中的北极、亚北极、北海、大西洋、亚北海、亚大西洋成分。他以为这些成分在干期和湿期的交替过程中,按顺序进入挪威。干期(大陆气候期)包括北海期、亚北海期,以树木层作为标志、湿期(海洋期)包括大西洋期,以泥炭层的形成作为标志。Blytt方案由R.Sernander应用于瑞典并进行了修改。Sernander使北海、大西洋、亚北海和亚大西洋这些术语与波罗的海的分期联系起来,并使其广泛地用来表示弗兰德利亚(Flanderian)气候阶段的划分。以后,这些术语又与斯堪的纳维亚孢粉带联系起来。
(二)地质证据
1.沉积物
(1)冰川沉积物 无论是陆地的还是水中的冰川沉积物,虽然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但却不能证明气候变化的细节。第四纪冰川和冰楯的形成和分布,仅仅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这种变化的规模和时间,是不能用研究沉积物加以确定的。一方面是因为冰川作用在短时间内可以沉积巨厚的冰积物;另一方面是在一个漫长时间内,却可以没有产生冰积物。冰积物是一种受冰蚀作用和冰积作用控制的变数。然而,冰积物的区域分布,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气候。因为,冰积物分布界限,平行于现时雪线和夏季的等温线。这一点证明在冰积物沉积时期内,大气环流与现时是类似的。
(2)其他沉积物 第四纪其他非生物沉积物及生物沉积物,都可以证明气候,但它们时常是由局部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例如,泥流沉积物、泥炭沉积物就时常受到局部气候环境的控制,而不能严格地确定其气候意义。黄土堆积于现时的草原环境而不是堆积于潮湿环境,所以黄土一般是与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环境伴生的。但黄土中所含的粉砂,却可以是多种成因的。粉砂由风或其他介质再搬运和沉积并经过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风化作用(黄土化作用)而形成黄土。在冰期内,粉砂的来源(例如来自外冲平原)是宽广的。在黄土动物群中,喜冷种的出现,证明黄土形成时的气候与冰期有联系。
第四纪古风成砂丘的方向,可以帮助估定风的主要方向,而砂丘构造则可以据以推定风环流的细节。
深海沉积物岩心的分析,可以据以分析季候风以及与冰川伴生的风的区域环流。
2.冰缘现象 冰缘现象具有明显的气候意义。冰缘冻结-融解构造可以证明穿过冻结点的温度变化,其中最明显的证据是构造变形剧烈的冰楔。泥流并非冰缘地带唯一的现象,但却是广泛发育于冰缘地带的一种现象。在冻结-融解层之下,存在着一个永久冻结层作为不透水层,以使融解层为水所饱和,并沿斜坡向下缓缓的流动(蠕动)。
我国华北、西北、内蒙和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冰积物,黄土堆积物和冰缘现象。已有许多文献解释了它们的气候意义,并用来划分第四纪地层。但对这个问题的意见还不一致,它们的性质及其对第四纪气候意义的解释,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地貌证据
在一些内陆湖岸,分布着湖成阶地,说明在过去,湖水面曾较现时高。这一点可以证明以前降水量较大和蒸发量较小,以致产生湖涨。后者是内陆地区冰期中的现象。湖岸阶地系,说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但在根据湖涨和湖退现象说明第四纪气候变化时,需要与其他原因,例如,构造运动所引起的湖涨和湖退现象加以区分。
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引起海退和海侵,并从而形成海成阶地系。与海面下降和上升伴生的是一些大河系和大陆坡峡谷的间歇性地深切。
冰斗的分布,在局部雪线确定中很重要,因为它们在雪线的位置或在雪线附近形成。所以,一群冰斗底部的高度,指示着它们形成时的雪线。冰斗底与现时雪线之间的高差,可以证明在冰斗形成时的雪线降低幅度,并可据以计算第四纪冰期时的温度与现时的温度差。
(四)土壤
各种风化作用,特别是生物风化作用过程在母质(基岩或松散堆积物)的表层产生土壤。土壤发育过程取决于作为母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的类型、气候、地形、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土壤发育的时间。大的土类分布带(如黑土、棕壤、灰壤等)与气候和植物相关。所以,一种化石土壤和一个特殊土类带的鉴定,可以提供它们形成时期的气候和植物的资料。主要土类(植物)带以及与其相关的气候带如下:
1.灰壤(灰化土) 这种土发育在潮湿气候和自由排水区。在A层中具有灰色的由于淋溶作用所形成的淋滤1带;在B层中具有腐植酸向下搬运的氧化物堆积(图11-1)。植物一般为松杉针叶林。
2.棕壤 棕壤形成气候条件较之灰壤温暖和干旱。土壤中空气充足,并且干燥。所以,其A层主要不以淋滤作用为主,而是以氧化作用为主,有机物质快速被氧化,形成氧化物。腐植质较少,氧化物很少能被淋滤出来,绝大部分堆积于剖面中,但微弱的淋溶作用却能够使盐基被淋滤出来。其B层一般不清楚。土的颜色是由氧化铁和水解铁造成的。棕壤伴生的典型植物带是温带阔叶林。
3.黑钙土(黑土) 黑钙土形成于夏季较干旱、温暖,降雨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的大陆气候条件下。黑钙土的主要特点是在A层中富含有机质,底部含CaCO3;而在B层中,却没有CaCO3。降水不足以使盐基完全淋滤,而由于夏季较干旱所引起的地下水的毛细作用,却使A层以下的CaCO3向上迁移,在那里富集并形成结核(图11-2)。伴随这种土壤发育的自然植物是矮棵林原和草原植物。
图11-1 灰化土剖面
A0—腐植层;A1—淋滤层(含腐植质)A2—淋滤灰化层;B—沉积层;C—母质
图11-2 黑钙土剖面
A0—腐植层;A—淋滤层;B1—碳酸盐沉积层(含腐植质);B2—沉积层(含腐植质);C—母质
4.栗钙土 这种土产生于夏季温度高和降水量小的气候条件下,A层的腐植质少,CaCO3分布于整个剖面中。伴生植物为草原植物。
5.红土 红土产生于热夏季和温湿冬季气候条件下,其形成过程与棕壤相同,但在夏季却更为干旱的条件下形成。所以,这种土氧化作用更剧烈,其游离氧化铁的水解程度小,因而使这种土壤呈红色。
6.沙漠土 沙漠土是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地下水向上蒸发,并使溶解物质沉积于土层中。所以土层中常常富含碱金属或钙的碳酸盐类,并可在土的表面形成介壳或结核(钙核)。
用第四纪化石土壤解释气候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化石土壤的鉴定。第二个问题是土壤中的富铁层或铁核、富碳酸盐层或其结核,可以由于土壤形成之后的气候环境变化引起。土壤中的富有机物层,也可以由于土壤形成后的沉积作用引起。第三个问题是化石土壤可以是一个时期改变着的气候的最终产物,但也可以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气候环境没有明显变化的产物。第四个问题是一种发育良好的化石土壤,可以表示其形成时期的一般气候条件。但第四纪堆积物中的化石土壤剖面却常常被割切或者被扰动,以致给鉴定造成困难。
与黄土伴生的化石土壤,由于它与第四纪气候变化以及与冰期、间冰期的密切关系而引起人们较多的注意。这种化石土壤的气候解释已用土壤薄片和伴生的软体动物群的研究加以提高。气候区的变化,可以改变土类,并且,大陆土壤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在一些地方可以缺失,所以,土壤的对比是困难的。由于黄土是一种比较连续的大陆堆积.所以,黄土中化石土壤在地区之间的土壤对比中,就占有重要位置。黄土及化石土壤中所含植物残骸(木炭)的放射年龄测定,使土壤的对比得到改善。
在冰碛层的上部,发育着一种被淋滤、被氧化的灰色粘土,称为“坚韧冰碛”。人们认为,“坚韧冰碛”是一种在间冰期中被改造的冰碛。这是一种形成于间冰期中排水不良环境下的土壤的B层。坚韧冰碛已成为第四纪冰期划分的一个主要标志,它代表间冰期。
泥炭表面的初生土壤(图11-3)。一些泥炭层表面发生腐植化和氧化,这是由于气候变干旱,泥炭生长缓慢或停止牛长所引起的。被腐植化和氧化的泥碳层是一种初生土壤。它是地区性气候变化引起沼泽的水文变化的结果。但沼泽水文变化,也可以是局部性的,例如,沼泽与周围水面关系的改变。所以,在使用泥炭改造表面的初生土壤解释第四纪气候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我国分布着上述各种类型的土壤,特别是黄土及其夹层中的古土壤,发育尤为良好。冰碛坚韧粘土和泥炭层分布也很广泛。但运用第四纪古土壤的研究资料以确定气候变化的工作、在我国进行得还不够深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五)同位素测定
图11-3 沼泽土剖面
T—泥炭层;G—初生(潜育)上层;C—母质
存在于生物碳酸盐、有机物质和冰中的氢、碳和氧的同位素比例的变化,可以部分地取决于温度的改变。这样一些同位素成分的测定,可以了解它们形成时的温度。这类研究中、最成功的是在海生生物碳酸盐和冰中的氧同位素(16O18O)的研究,但其他一些可利用的陆地物质,如对湖成碳酸盐、动植物及其残骸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泥炭中H的浓度,在时间过程中,是随C的含量的增大而系统地减少的。因此,植物H的含量就与包括温度在内的气候有联系。在泥炭中H浓度的估定,具有古气候学的意义。
在冰中氧同位素的估定。18O/160测定已经用于格林兰和南极洲冰楯的铅心。冰中18O含量越少,温度也越低,结成冰的浓度也越大。所以,18O值的曲线,指示着冰形成时期的温度曲线。
海生生物碳酸盐中,氧同位素比值。存在于水生生物碳酸盐(有孔虫、软体动物介壳)中的氧同位素16O和18O的丰度,与这种碳酸盐形成时期内水中的这些氧同位素的丰度有联系。这些碳酸盐中18O/160的比值,随海洋水的温度而变化,并且取决于冰川的控制。所以,测定骨骼中CaCO的18O/16O,例如,深海连续岩心中有孔虫介壳中180/16O的测定,就可以推导出过去沉积物形成时期内温度的变化或海水同位素成分的变化。这种碳酸盐中同位素的比值用质谱仪加以测定。这种比值变化是很小的,温度下降1℃,18O相对于16O增大0.02%。
用这种方法推定古气候,多进行于深海洋碳酸盐物质内。因在浅海或内海中,18O/16O比值,可能由于其他干扰而有变化。但近来在内陆水体沉积物中,也进行了测定。并获得了成就。
同位素比值曲线的解释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即:这种同位素含量的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和冰川控制的。在第四纪冰期中,海洋水被蒸发,以降雪的形式降落于大陆表面,并转变成为冰,冰被封固于大陆冰川和冰楯。由于H16O蒸发得较H18O快,所以,海洋中的16O相对地减少,18O相对地富集;而在冰川冰中则相反,16O相对地增多,18O相对地减少。经估定,18O/16O的变化,30%是由海洋温度变化引起的,70%是受到冰川控制的。所以,18O/160曲线,即是第四纪冰川消长曲线,也是温度变化曲线。但是,作为一种冰川消长曲线,它所反映的是地球表面整个冰体总量的变化,而不是任何一个特殊地区的冰川或冰楯的变化;作为一种古气候曲线,它证明第四纪内海洋表面水温度变化为4-7.5℃。这个数值较之利用其他方法所获得的数值小。
由于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可以发生次生变化,沉积物钻芯取常常不完整,所以,这种估定第四纪古气候的方法,仍有一些困难,不能估定气候变化的细节。但这些困难正在被克服。
(六)降水量变化
第四纪降水量的证据不如温度变化那样多。一般认为,第四纪时期内,中纬带和赤道附近湖泊的水面,高于现时水面,其原因是冰期中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冷,使蒸发量降低,降水有较多的累积。
第四纪冰进和冰退都伴随着降水量的变化。在冰进早期,由于北半球反气旋由北极冰楯上空向南方运动,引起中纬和高纬地区降水量增大。而后,在冰期的最冷时期,由于在反气旋内,水蒸气少,而使降水量减少。所以,在一个冰期内,降水量随着冰进和冰退而变化。但无论降水量减小或增大,中纬和低纬带内由于气温降低所引起的蒸发量减小,都会引起湖水面的升高和咸度的降低;反之,在间冰期,则会引起湖面降低,湖水咸度升高。
(七)风
在冰期,由于冰川的产生,大气环流被加剧,由冰楯上空发生的反气旋持续地影响着中纬带和高纬带的带状环流,使风力增大。广泛分布的风成砂和黄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可以根据第四纪堆积物中风积物的研究,以推定大气环流,进而推定第四纪气候。
(八)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结论
上述各种证据都说明第四纪发生过剧烈的气候变化。第四纪气候变化导致大陆冰川的大规模发生和消退。冰期和间冰期的温度差为8-15℃。地质、生物、冰缘现象等不同类型的证据,都只能由其本身证明气候变化,它们之间的确切对比是困难的。陆地古气候证据与海洋古气候证据联合起来,可以详细地划分冷期和暖期。陆地古气候证据,由于常常缺失或被剥蚀作用所破坏,只能确定冰期和间冰期的大轮廓,而连续的海洋证据,则可从详细地研究冷期和暖期。
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热带西岸多雾干皇气候成因:
1. 热带西岸多雾的成因是海洋性气候的结果。位于热带地区的西岸地区,受到海洋的影响,水汽含量较高,加上海水温度高,蒸发量大,形成大量水汽。当水汽遇到山脉时,会被迫抬升,形成云层,导致西岸地区多雾。
2. 干旱气候的成因是降水很少,蒸发大,导致水分的不足。干旱气候通常分布在内陆地区,由于海洋的影响较小,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导致该地区气候干燥。
3. 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的成因是海洋性气候和内陆干旱气候的结合,如秘鲁和智利等。这些地区由于地形和海洋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现象,即西岸多雾和内陆干旱。
总之,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是由海洋性气候和内陆干旱气候相结合的结果。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水汽含量大,降水量多,而干旱气候的特点则是蒸发量大,降水量少。这两种气候相结合,形成了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的独特气候现象。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是什么 有哪些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在赤道地区南北纬10度的范围内,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热带雨林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显著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差异小。
热带雨林气候区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动物种类的分化达到高峰,个体数却较少。具有鲜丽的体色,奇怪的外形。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阅读答案?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温带大陆性气候概述
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生长季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西北、西伯利亚大部分、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五大湖附近。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变化大。年降雨<300mm。
气候成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植被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
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影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降水量比海洋性气候少;而且季节温差大。
19世纪末就有人发现,随着深入大陆,到俄罗斯欧洲部分,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12%,而在欧洲,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产长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小,至多只有4~8%。
原苏联科学家证明:一个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越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也就越高。在气候温凉潮湿的地方,小麦的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可见,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农业很有利。
求文档: 世界地理各气候形成的原因
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阅读材料
19~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回圈,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回圈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回圈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回圈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感测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络。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资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资讯传送给在轨道上执行的卫星。传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资讯传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阅读题目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感测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资讯。
C.用轨道上执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集的资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资讯,绘制“海洋气象图”。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回圈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7.依据原文的资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著一定的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回圈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阅读答案
5.B
6.B
7.A
5.解析:A项,提到3000这个数字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主要是指今天科学家在世界海域中所投放的漂流浮标数目,它并不属于“阿尔戈斯”方案。C项,卫星是用来收集资讯的,不能控制浮标的工作,这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了解到。D项,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绘制海洋气象图是科学家的一个愿望,不属于这个方案。B项内容可以从倒数第三段中找到。
6.解析:A项相关文句在第二段可以找到,C项可以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D项可以在文章第四段中找到。B选项主要看文章的第二段,海洋在与大气层的关系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而不是“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
7.解析:这道题属于推断题,需要对文章的科技知识有所了解,B项,调控热带海洋洋流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C项,人们也无法因为关注“锁孔”而达到预报全球气候变化,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D项,“阿尔戈斯”方案只是科学家对未来气候推测提供一条依据,不可能就此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气候类型
一、气候类型的形成
由于热量与水分结合状况的差异,或水分季节分配不同,或有巨大的山地、高原存在,有的同一个气候带内其内部气候仍有一定差异,可进一步划分若干气候类型。例如,大气环流条件不同,同是亚热带气候带,亚欧大陆的东岸是季风气候类型,西岸是地中海气候类型。
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大洋洲至苏门答腊岛新几内亚岛一带。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植物。
(二)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在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疏草原。
(三)热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1)热带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然植被是荒漠。
(2)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四)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旱雨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亚热带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1)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非洲大陆东南角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亚显著的原因:背靠最大的大陆,面临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分布。这些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所以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只不过该气候分布地区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没有前者强,且降水比前者多。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七)亚热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1)亚热带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南, 北, 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其基本特点与热带沙漠气候相似, 也是全年干旱少雨, 夏季高温炎热, 但因纬度稍高, 冬季气温比热带沙漠气候低。
(2)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亚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全年干旱少雨。与亚热带干旱气候的主要区别是夏季气温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30℃;年降水量较多,大于250mm,所以土壤储水量增大,能够维持草类生长。
(八)亚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同,但分布在亚热带。
3)温带气候
(九)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节作用显著。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而且季节分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以西欧的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为典型。其次如美国的西雅图、加拿大的温哥华、新西兰的惠灵顿等。
(十)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十一)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十二) 温带阔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东亚和北美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约-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也称温带森林气候。
(十三)温带草原气候
又称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温带森林气候与温带沙漠气候之间的过渡气候。这种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为200-450mm,集中在夏季,干燥程度不如沙漠气候。分布范围,从黑海沿岸往东,横贯中亚,经蒙古的边缘地区、中国的准葛尔盆地,内蒙古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西部,东西连成带状;在中美中西部为一南北向的宽带;在南美南部东海岸也有一狭长地带。
(十四)温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又称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1) 温带大陆腹地沙漠地区的气候。极端干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 ,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夏季炎热,白昼最高气温可达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也较大。云量少,相对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自然景观多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亚和中国塔里木盆地属沙漠气候。
(2)温带半干旱气候在干旱气候的,夏季温度比温带干旱气候低,降雨量也比温带干旱气候大。
4)亚寒带气候
(十五)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冬季还受到冰洋气团影响。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弱,为湿润地区。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5)极地高山气候
(十六)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十七)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球气温最低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 -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十八)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目前,气候变化,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地区的问题,应该是全球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下面四方面统一认识:
第一,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携手合作,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并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
第二,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该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统筹协调起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应该促进而不是阻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第三,术进步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国际社会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息交流,在技术创新、推广和利用方面加强合作,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四,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应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变能力,增强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