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类直立行走与人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2.第四纪与人类

3.为什么会有人类?而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4.游牧民族南下的原因,和古代气候变化有干系吗?

5.人类的起源

气候与古人类的关系论文_气候与古人类的关系

《自然》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丹尼索瓦人可能比尼安德特人更早地占领了俄罗斯的丹尼索瓦洞穴。丹尼索瓦洞穴促进了人们对上一个冰河时代欧亚大陆人民的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遗址,这项研究梳理了洞穴占领的历史,研究人员分析了从丹尼索瓦洞穴化石中提取的古代 DNA,发现该洞穴曾被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及其后代占据。

但由于化石遗存稀缺,这些人占领洞穴的时间和顺序一直不清楚,为了澄清这个问题,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 Elena Zala 和她的同事收集了 700 多个沉积物样本,跨越 300,000 到 20,000 年前,他们成功地从这些沉积物样本中提取了 DNA,据信这些样本来自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例如人和动物遗骸的微观碎片。

研究人员从 175 个样本中回收了古代人类线粒体 DNA,其中,最古老的古人类DNA来自丹尼索瓦人,与25万至1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石器有关,最古老的尼安德特人 DNA 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末期,研究人员在 685 个沉积物样本中检测到动物线粒体 DNA,为研究增加了更多信息,除了发现远古人类的线粒体DNA反复发生变化外,他们还发现动物线粒体DNA,如狗、熊、马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 ?

基于此,研究人员认为,随着气候变化,不同的古代人和动物在洞穴中来来往往,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可能已经多次占领该地点,也许直到大约 45,000 年前此时,研究人员首次从这些沉积物中检测到现代人类线粒体 DNA,由于迄今为止在丹尼索瓦洞穴中没有发现现代人类化石。

古人类直立行走与人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分人种。人种的特征是在适应其生活地区的气候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人的肤色,取决于皮肤内所含黑色素的多少。黑色素具有吸收太阳辐射、保护皮肤组织的功能。在太阳光的曝晒下,皮肤里的黑色素便会增加,使肤色加深变黑。因此,人的肤色是由气候因素——日照时数来决定的,而一个地方的日照,与当地的阴晴、湿度等气象要素有关。非洲和大洋洲赤道地区阳光强烈,为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带来的损伤,当地居民皮肤下的黑色素便一代一代增加,逐渐形成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相反,白色人种长期生活在中纬度阴雨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区和大陆西岸中高纬度多阴雨的海洋性气候区,大部分地方阳光不强,因而白人皮肤的黑色素极少,头发颜色也较浅。不但肤色与所处环境的气候有关,人的其他身体特征也和气候有密切关系。由于高大的体型产生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因而白色人种比黑色人种较高大(我国北方人也比南方人更高大);非洲黑人几乎都是卷发,卷发之间留有空隙,当炽热的阳光照射到头顶时,卷发就是一顶天生的凉帽。黑色人种鼻子阔大,有利于散发体内的热量,而白色人种则鼻梁很高,鼻子多成钩形,鼻内孔道较长,有利于保温和对空气预热,减少热量散发。**人种的面部比较平坦,可以减少散热面,倾斜的凤眼和内眦褶,能抵挡风沙的袭击,以适应东亚和中亚较寒冷和多风沙的气候条件。

第四纪与人类

古人类直立行走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外界环境变化迫使古人类由树上来地面,慢慢实现直立行走。长期以来,直立行走被认为是人类出现的标志之一。

古时期热带雨林遍布整个非洲大陆,但2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出现沟壑,从700万年前开始向南部延伸,形成众多高山峡谷。地质演变极大改变了当地气候,气温降低导致热带雨林萎缩,变为东非稀树草原。

正是在外界环境变化的驱动下,东非的古猿进化为直立行走的古人类,时间应该在距今500万至800万年之间。

热带雨林草原化改变了古猿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迫使它们从树上来到地面。在草原上,它们爬着就能寻找食物,但有时需要站起来摘树上的食物,也经常需要站着渡过浅水区,从而慢慢地完成了直立的进化。

扩展资料

据英国《独立报》2007年7月17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机构的人类学家选取了4名人类志愿者以及5只黑猩猩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测量他们在跑步机上行进过程中消耗的氧气和运用的力量,计算他们各自所耗费的能量。结果发现人靠两足行走的步法比黑猩猩四肢行走的步法要节省75%的能量。

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人类直立行走方式的确立与能量消耗有关,而且这样所需要的食物也更少。

人民网-德科学家称古人类直立行走可能并非一次进化完成

百度百科-直立行走

为什么会有人类?而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在古老的洞穴中发现的人类骨骸和古石器,与洞穴的形成、洞穴中的堆积物以及其中所含有的动物植物残骸、洞穴周围的地形变化和水系等一些同时代的地质和其它自然顺序的联系,证明了人类出现于第四纪初期。人类的化石和古石器的发展,是以与第四纪的自然相关联的,第四纪古人类和古石器的发生和发展顺序,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得到证实;古人类和古石器的顺序,又可被用来确定相关地质的年代。十七世纪之前,J.G.Eckah等就已提出人类经过了石器、青铜和铁器三个时期的概念。但是,这些时期却一直到1836年才被肯定下来。当时,丹麦的C.J.Thomson等人为这种三分法建立了年代学的基础,将这三个时期的年龄与树木的顺序关联起来,而后又对这三个时期做了进一步的划分:将石器时期分为两个阶段;铜器时期分为两个阶段;铁器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石器时代的二分是早期的片状石器和晚期的研磨石器,后由法国Jolubbock(1872)分别命名为旧石器和新石器阶段。法国考古学家B.Perthes(1847)和E.Lartet(1864)首次辨认出不同时期文化的叠置。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殊的造型,并且工艺都超过其前者。以后Mortillet等把欧洲许多国家的资料综合起来,建立了欧洲文化顺序。旧石器时代再分为上部和下部。下部旧石器时代再按石器制作的手段和精致程度,分为Abbevillen(或cheulean)阶段、Acheulian阶段和Mousterian阶段;上部旧石器时代再按照磨石器和骨器的进化程度,分为Awignacian、Soluter和Magdalenian阶段。

我国的古人类和旧石器时期分为西候度人文化、元谋人文化、蓝田人文化、北京人文化、丁村人文化、河套人文化、山顶洞人文化和紥赉诺尔人文化。我国的新石器时代为仰韶文化。

但是,考古学所建立的却只是一种石器的顺序。这种顺序虽然可以用于各个地区,但是这一顺序的各个阶段,在各个地区内,却未必是同时的,而且常常是局部地同时的。所以,每一文化阶段,都具有一定的当地时间价值,但却未必是全球同时的。

第四纪人类是由于类人猿脑髓的进一步发展演化产生的。从人类本身或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它都是第四纪气候变化的一种主要产物。气候变化提供了人类出现的机会,人类科可能是在中新世和上新世时期,在某些地方,由类人猿群遗传下来。从古生物学上看,无疑在第三纪晚期已经存在着人类。老第三纪是否有人类存在,尚缺乏支持。然而在地层中,却没有发现骨骼以证明早于更新世人的存在。所以,第三纪有人类的远祖,但却没有人类本身。

第四纪人类本身形态和智能的发展分为猿人时期、尼人时期和时期。猿人是猿与现代人的一种过渡类型。已发现的猿人有中国南部巨人、爪哇猿人、北京猿人、海德堡人四种。尼人较接近于现代人,的形体已经接近现代人的形体。

如同考古学中的石器一样,人类的发展,也可以是随地区而不同的。第四纪的气候变化和冰川作用对古人类的影响,首先是在分布方面。旧石器人类已有直立行走的态势,他们的手可以自由地用来猎取和拿取并切割和剥取猎物,并取某些为防止气候的侵袭的措施。根据已经发现的古人类残骸判断,他们的寿命是短暂的,很少是自然死亡的。它们的寿命主要取决于其食物和衣料(马、牛、驯鹿等的肉和皮)的补给。

第四纪冰川的出现和消失,不仅改变了陆地表面环境,而且也改变了陆地与海盆的分布和联系。冰期海面下降和间冰期海面上升,引起大陆的扩大和缩小;陆桥的浮出和沉没,改变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从而迫使、促进和有利于古人类的迁移。

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了古人类的发展。在冰期,古人类居住于洞穴和适宜于生活的地下掩体内。与冰期有联系的黄土,广泛地被古人类利用。寒冷气候对于火的应用也有促进,用火使古人类可在夜间捕食动物,并可以进入较冷的地区。在间冰期,古人类居住于开放的平原和森林谷地中,酷热又促使人类利用防热的遮挡物。

由第四纪延继下来的冰川、冰缘和非冰川环境,现在仍然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并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冰川的消失和扩大与人类的关系是直接的。例如,陆地冰量的变化可以引起海面的明显改变。如陆地上所有的冰体被融解,可使海面升高50m以上,使陆地的一部分城市、乡村和平原耕地被淹没。除非人类的严重干涉,这种可能性似乎还是较长时期内才能发生的。但气候的一些短周期性韵律的小幅度变化也会引起海面的升降。例如,自1920年至1950年的变暖,引起世界冰川的后退和海面上升(1mm/a)。一些小幅度的气候变冷和冰川的再生,对于人类同样是重要的。迄今为止,人类生活的基本原料,大部分还与第四纪现象直接相关。

第四纪地质现象,特别是当前正在形成的一些地质现象,保留得较之任何地质纪中的现象都要完整。这些现象非常有利于据以推定和理解第四纪以前第四纪地质的过程和历史。当前正在进行着的地质过程的测定,尤其是类比过去地质过程和历史的一种直接根据。

游牧民族南下的原因,和古代气候变化有干系吗?

一 人类的起源 在分类学上,现代人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哺乳纲、灵长目。在灵长目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最相似。但是,人类也具有类人猿所没有的特征:如直立行走;能够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有发达的大脑,可以思考问题,解决困难;还有复杂的语言,可以进行交流;等等。那么,人类与类人猿具有怎样的关系?人类是怎样起源的呢? 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①,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②,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如图)。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完全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如图)。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人类的起源

一,冰川纪和人类活动

冰期也就是冰川时期,是地球表面覆盖大规模的冰川的地质时期。在两次冰期之间的温暖时期,被称为“间冰期”。地球的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冰期,其中和最后一次是第四纪冰期。这次冰期时期,人类也处于进化、迁徙的阶段。因此,第四纪冰川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四次冰期发生于250万年前,正是“人猿相揖别”的关键时期。250万年前,东非的气候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第四纪冰期从北半球袭来,使得东非高原的气候变得更加干燥,原来的稀树草原逐渐退化为了灌木草原。森林的大量消失使得古猿不得不去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他们开始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石器、木头等原始工具,逐渐成为了最早的人类——能人。大约在200万年前,能人又进化为了直立人。

在冰期时期,原本迁徙到了亚欧大陆的猿类出现了大量的灭绝。在间冰期,在非洲新进化而出的直立人就开始不断走出非洲。东亚地区进入第四纪冰川的时间要大大晚于欧洲、北美等地。根据李四光的分期,中国大约在150万年前进入第四纪冰川的鄱阳亚冰期。那么在150万年前之前的间冰期,中国的气候还是十分温暖的,因此从非洲走出的直立人能够在中国大陆生存。距今220万—259万年前的安徽人字洞遗址是目前发现亚洲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是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遗址;此外中国发现早期直立人遗址还有180万年前的山西西侯度遗址,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遗址等。

此后,中国大陆上经历了鄱阳亚冰期(137—150万年前)、大姑亚冰期(105—120万年前)、庐山亚冰期(20—32万年前)与大理亚冰期(1—11万年前)4个亚冰期。在冰期时期,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度左右;在冰期之间的温暖时期,是间冰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0—15度。在冰期,原来生活在北方的动物群会出现大规模的灭绝,而古人类也会因为食物危机而出现危机。在间冰期,气候温暖,植被生长,动物繁衍,人类活动又频繁起来。在中国发现的许多人类遗址都处于间冰期,如蓝田人生活在65万到53万年前,是大姑亚冰期和庐山亚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气候十分温暖,这里发现了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等化石遗址。北京人生活的时间也属于这个范围。

冰期时期的中国气温

32万年年前到20万年前,是中国庐山亚冰期时期。由于气温下降,使得直立人走向了灭绝,或者进化为了早期智人。在20万年前到11万年前,气候又温暖起来,中国大陆上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十分丰富,著名的有大荔人、许家窑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等。其中东北发现的距今10万年前的鸽子洞遗址是中国最晚的早期智人遗址。此后由于进入了大理亚冰期,使得气温下降,使得早期智人走向了灭亡。

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看,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根据已发现的古猿和古人类化石材料,最早的人类可能在距今300万年或400万年之前出现。

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生物进化论简介:

宇宙中最原始的存在,并不是具有精神的事物、灵或神,而是具有生能的物质。这生能以进化方式,演进成生元,即细胞;这细胞便是万物中一切生命的开始。在西方思想史上,力持进化论观点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经过多年的探索,达尔文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进化思想: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种。达尔文主张,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天择的进化为其基本设:此外,并以性别选择和生禀特质的遗传思想来作。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出版,震动了整个学术界和宗教界,强烈地冲击了《圣经》的创世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对宗教“神造论”和林奈与居维叶的“物种不变论”发起一场革命,震动当世。由于进化论违反《圣经》里的创世论,所以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宗教争论的焦点。

人类起源地:

1、非洲: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首先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另一位进化论者海格尔则在1863年发表的《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此外,还有中亚说、北亚说以及欧洲说。由于人类的摇篮随人类化石的不断出土,而摇摆于各洲。

2、欧洲:

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从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个个体,其中包括猿人阶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发现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们打开地图一看,欧洲布满了古人类的遗址。而当时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亚洲其他地区和非洲还没有找到过古人类遗址。还有,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欧洲,即1856年在法国发现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纪20年代“辟尔当人”的喧嚣一时(辟尔当人被有些学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称他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谓“曙人”,原来是来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和一个现代猿类的下颌骨凑合起来的品),所以当时许多人认为人类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欧。但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

3、北京人:

“北京人”的发现不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1887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哇,抱着寻找早期人类化石遗骸的热望,来到印尼的爪哇岛,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个名叫垂尼尔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颌残片,次年又发现一具头盖骨,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号头盖骨。1892年,又在不远处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这些材料后,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而且正是人们要寻找的人与猿之间的“缺环”。爪哇直立猿人的发现使南亚说为之一振。然而杜布哇的发现却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最强烈的反对来自教会。教会坚持说,人类的祖先应是亚当,怎么可能是猿人呢?

1911年,古生物学家马修在《气候和演化》一书中,列举种种理由鼓吹中亚高原是人类的摇篮。其理由,一是中亚因喜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环境变得不适宜生存,但对动物演化来说,受刺激产生的反应最有益处,所以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进人类的形成;二是哺乳动物的迁徙规律常常是最不进步的类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强盛的类型则留在发源地附近继续发展,因此在离老家比较远的地区反而能发现最原始的人类。当时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与这一说正好吻合。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之后相继发现了“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遗迹。1930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刘易斯在印巴交界处的西瓦立克山到一块上颌碎块,该标本从形态上看有些接近人的特点,他便借用印度一个神的名字“拉玛”把它命名为“拉玛猿”。但由于当时他人微言轻,这一看法未被首肯。到了60年代,古生物学家皮尔宾姆和西蒙斯对林猿类26个属50多个种作综合研究时,注意到拉玛猿形态上的似人特点,认为它可能是人类这一支系的祖先类型,并将它从猿科中转到人科中,人类起源南亚说再度兴起。然而随着非洲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大量涌现,使人类起源非洲说重新崭露头角。

4、东非地区:

正当人们左右徘徊时,东非的化石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从1931年起,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就在东非大裂谷一个名叫奥尔杜威峡谷的分支部分进行发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们是用河卵石或砾石简单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谁是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妇在这里搜索了20多年,终于在1959年7月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南猿头骨。它比南非粗壮南猿还要粗壮,学名为“鲍氏南猿”,一般称其为“东非人”。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

“东非人”及“能人”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东非地区一系列重要发现的序幕,而且将作为“缺环”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跃升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类的先驱者。”以利基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据此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进入70年代,世界范围内古人类学的重要发现和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首先是在巴基斯坦波特瓦高原,之后又在匈牙利、土耳其、希腊、肯尼亚和我国发现了大量的古猿化石。虽然它们名称不一,但基本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的属西瓦猿型,小的为拉玛猿型,而且往往两者并存。经过各方专家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并非不同的种属,而是雌雄个体而已。既然拉玛猿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种属,焉有人类祖先之说?人类的直系祖先曾一度因“拉玛猿”而明朗过,现在又迷茫了。

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起源的奥秘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不仅从微观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与其他灵长动物,特别与大猿类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且依据遗传物质的变异度,可以推算出它们分化的大致时间跨度。原先认为人和猿分离的时间大约为距今2000—2500万年间,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500万年间!鉴于此,新的人类演化概念产生了,由此也决定了探索人类的发祥地不能再依据旧说行事。由于非洲大量涌现的南猿和早期人属化石,人类早期阶段的复杂图景终于开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人类的起源学说理论:

1、达尔文理论:

在达尔文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时,当时少见化石证据。这种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发生了改变。在南非盛产金钢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个名叫塔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石场,在石时经常发现哺乳动物化石。

1924年曾发现一具幼年猿类头骨,后经解剖学教授达特的研究,认为它人形态介于人和猿之间,遂将其命名为“非洲南猿”。

1936年,在德兰士瓦地区斯特克方丹石场发现一个成年个体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罗姆特莱伊石场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颌骨和头骨碎片,南猿逐渐引起学术界的认同和重视。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还是“最接近人的猿”,学术界仍有争议。解决争议的关键是南猿能否制造工具。虽然人们曾在发现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时还有进步类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制造者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此外,由于南猿化石出土层位不清,故南猿确切的生存年代还一时无法搞清。自1924年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

14年,由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逊领导的多国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了一具保存40%遗骸的被称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过300万年,以后被订名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区还曾发现一处埋有13个阿法南猿个体的骨骸,为此有人将之称为人类的“第一家庭”。90年代,非洲的古人类化石重要发现接连不断。

1992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米斯发现距今440万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为“始祖南猿”,经过进一步发掘与研究,更名为“始祖地栖猿”。

1996年,来自13个国家4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区,找到了距今250万年的南猿化石。由于它在形态上混杂着接近人和许多不同类型南猿的特点,被认为是连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属之间的一个新种代表,被订名为“惊奇南猿”。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比福拉地点,则相继发现了阿法南猿、鲍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号人”的头骨化石。后者最后被订名为“卢道尔夫人”,距今年代为190万年,并被认为是人属中的最早成员;在湖西岸,1985年曾发现有一具距今250万年的头骨,被命名为“埃塞俄比亚南猿”,他是粗壮型南猿的祖先。

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点发现的距今410万年的原始类型南猿化石,被命名为“湖滨南猿”。令人瞩目的是,它们的下肢骨显示出直立行走的特点,而上肢骨却仍保留着上攀援的特点。这表明分子生物学所推测的距今500万年人与猿分道扬镳可能是对的。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早在1907年发现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视作欧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过渡的类型。

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区,发现了80多件人类化石,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78万年以上,被认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格鲁吉亚东南边境一个名叫德玛尼西的地方,发现了一具保存完整齿列的下颌骨,形态呈直立人型。以后又发现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据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180万年,故德玛尼西人被认为是非洲以外已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欧洲最早的人化石。以色列出土的尼人类型的古人类化石也很著名,最近又以早期石制品引人注目。在以色列境内有一条约旦河谷,是东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

1959年在这里发现乌贝蒂亚旧石器时代遗址。从该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器,据古地磁法测得距今年代约在150万至100万年间。有些学者认为这个遗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遗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是刚从“能人”演化而来的早期直立人。我国在近半个世纪也发现了大量有关人类演化的化石材料。自50年代在云南开远发现古猿以来,70年代和80年代在云南禄丰和元谋又相继发现古猿化石,可分大小两种类型。有些学者认为大型者可谓西瓦猿型,小型者属拉玛猿型。拉玛猿作为人类远祖的论点其时在我国正风行一时,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人类远祖已在中国找到,便将小型古猿命名为“中国古猿”,以表达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科学界对拉玛猿属性认识的变更,国内有些学者将云南不同地区的古猿归属到一个新属,即禄丰猿属之内。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它们只是云南西瓦猿中不同的亚种。60年代,陕西蓝田公王岭和云南元谋大那乌发现了直立人类型的蓝田人和元谋人,他们距今年代超出100万年,后者甚至达到170万年,成为目前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化石。但遗憾的是,元谋人化石目前仅限于2枚上内侧门齿,以及年代稍晚的一段胫骨,而在非洲发现的年代大致相同的却有完整的骨架。虽然曾经有人将湖北建始地区发现的几颗化石牙齿看作是与南猿类型接近的材料,但因材料太少未获得学术界的承认。

1989年在湖北郧县找到2具原始人头骨化石,一开始又将其归于南猿之列,修理后发现乃属直立人型。

1980年在安徽和县及1993年在江苏南京也发现了直立人型头骨化石。虽然对于它们的年代说法很多,但均未超出50万年。自1985年起,在四川巫山县龙骨坡出土了一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含像人的1枚门齿和一段下颌残块,同时还宣称出土了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一开始它们被部分学者鉴定为直立人型,后来国外学者介入,认为与直立人形态差异大,而与非洲的“能人”和“匠人”相近,并进一步测定了其年代为距今180万年以上,甚至超过200万年。进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并且这些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而亚洲地区出土的化石很难与它相提并论。相较而言,非洲似更有条件作为人类的发祥地。

古人类学的研究还表明:能人/卢道尔夫人具有较大的躯体和较重的脑量,故具有较强的体能和较高的智能,不仅已能制造工具,很可能还有较紧密的群体关系。加上新世时期古气候的变化,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哺乳动物的迁移,由此带动了古人类群的迁徙。这些研究成果在90年代后期汇成“走出非洲”的说。

部分学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以色列的乌贝蒂亚、格鲁吉亚的德玛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国的“巫山人”诸遗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类迁徙途中的遗迹。以后,非洲的能人/卢道尔夫人演化为匠人,而在亚洲则演化直立人。也有人构想出另一种过程,即非洲早期人类首先迁徙到亚洲,演化为直立人后,又返回到非洲,并迁徙到欧洲。不过“走出非洲”尚有另层意思,即现代类型的智人也是由非洲的智人迁移到各洲去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多万年前,即所谓“夏娃说”。发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国距今150—200万年的古人类能站稳脚跟,更是当务之急。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在发掘和研究元谋西猿时,认为在元谋盆地小河地区豹子洞篝发现的古猿伴有石器。能制作石器,岂不是人?故将之订名为“东方人”,并将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万年前。而在同一地区的蝴蝶梁子发现的一具幼年头骨,鉴定为拉玛猿型,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后来宣称在地层中也找到了“石器”,将之更名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为距今400多万年前,并进而构筑了“开远拉玛猿”-“禄丰拉玛猿”-“蝴蝶拉玛猿”(或“蝴蝶人”)-“东方人”-元谋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畴人、丽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当完整的系列。鉴于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邻区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地区。但遗憾的是,早在70年代后期,学术界已抛弃拉玛猿是人类远祖的观点。后经研究,所谓“蝴蝶人”的“石器”原来是天然石块;而“东方人”的石器,后来被证明是地表上拣来的,而且时代甚晚。19年,我国启动了寻找200万年和更早时期人类的“攀登项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获甚微。后来在安徽繁昌发现了距今200—240万年的石制品和骨器,发现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积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制品在学术界曾引起很大争议。此外,光有石器还远远不够,它只是间接证据,关键是找到人化石。1999年在河北蔚县上新世地层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万年的石器,这远远超过了非洲发现的不超出260万年的界限,并认为这是对人类非洲起源论的一次挑战。但该标本发现于1990年,事隔9年后才公布于世令人费解。

2、非洲起源论:

中国学者要挑战非洲起源论,就必须找出更多的早期人类化石。就连目前所认定的我国最早的元谋人化石,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其距今只有60万年!我们必须找到更早时期的人类化石,而且这些化石能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使得非洲材料从属于这个体系才行。我国的古环境条件不算太差,既然已发现了丰富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古猿化石,这样的生存环境同样适合早期人类生存。我们并不完全排除人类起源亚洲的潜在可能性,但仅有设想和冲刺的良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具有说服力的化石材料才最具科学性。

达尔文的简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医生,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

1825年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农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对于婚姻大事,达尔文也有着科学家的谨慎。他拿了一张纸,中间划条线,线的一边写结婚的好处,另一边写单身的好处。达尔文感叹不结婚太孤单,然后连写三个“结婚”-证明完毕,必须结婚。达尔文显然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喜欢和女人闲聊,他就是要找传统的贤妻良母。他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朋友家的三位女儿,个个博学聪明,能跟他辩论哲学和科学,更能容纳他的。他找上了从小认识的表姐爱玛·韦奇伍德。爱玛比达尔文大一岁,她的父亲是达尔文母亲的弟弟。爱玛一口答应达尔文的求婚——这个爱听女人唠叨的男人,女孩子似乎都当他理想丈夫材料。虽然爱玛担心死后会和丈夫永远分手,她将上天堂,不拜上帝的丈夫则不知去何方,她也只是要求达尔文对信仰保持开放心态。两个半月后,他们就结婚了。

女儿安妮的去世未能摧毁达尔文的婚姻。在爱玛的时代,女儿安妮的病故很容易被认作是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惩罚,比如说,嫁了一个不信上帝的男人。但爱玛从未如此认为。两人都深爱安妮。眼见安妮停止呼吸,达尔文自己也病倒在床。他对爱玛说:我们更要互相珍重。爱玛答道:你要记住,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宝藏。每到周日,他陪着爱玛和孩子走到教堂。妻子带孩子进去做礼拜,达尔文却孤身在镇中散步。

爱玛未必同意《物种起源》中自然选择的观点(而不是上帝创造),或许她都未必感兴趣。但也正因为如此,爱玛可以代表当时的未受过科学教育的信教大众,对《物种起源》手稿作出第一反应。爱玛仔细阅读了手稿,改正拼写,改正标点,并建议达尔文将一些容易刺激信徒和教会的段落写得语气温和一些,论据更清楚一些。如果当初不结婚的那一栏里理由再多一些,如果达尔文保持单身,继续生活在伦敦的知识分子中间,如果不是和爱玛结婚,他很可能写出一本较为激烈的书。由于爱玛的参与,对书中观点的争论,多少能摆脱感情的羁绊,而集中于事实和逻辑。

《物种起源》初版于1859年。十二年后,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由来》一书。不管人猿同源如何有争议,《人类的由来》一书,显然对达尔文夫妻的感情毫无影响。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他们存活下来的最大的女孩子埃蒂嫁人了。达尔文告诉她: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要完全归功于你的母亲-你应以母亲为榜样,你的丈夫将会爱你有如我爱你的母亲。

达尔文早于爱玛十四年去世。有一个传说,说他在去世前皈依了信仰。或许,是为了安慰爱玛的天堂不得相见的悲伤?没有这回事。在爱玛的日记里,未曾发现此类记录。达尔文至死是一个坚持自己立场的科学家。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他在随“小猎犬号”环球旅行时,随身带了几只鸟,为了喂养这些鸟,又在船舱中种了一种叫草芦的草。船舱很暗,只有窗户透射进阳光,达尔文注意到,草的幼苗向窗户的方向弯曲、生长。但后来几十年间,达尔文忙着创建进化论,直到其晚年,才着手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向光性的问题,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一书中总结了这些实验结果。达尔文是用草的做这些实验的。草的发芽时,胚芽外面套着一层胚芽鞘,胚芽鞘首先破土而出,保护胚芽在出土时不受损伤。达尔文发现胚芽鞘是向光性的关键。如果把种在黑暗中,它们的胚芽鞘将垂直向上生长。如果让阳光从一侧照射秧苗,胚芽鞘则向阳光的方向弯曲。如果把胚芽鞘尖端切掉,或用不透明的东西盖住,虽然光还能照射胚芽鞘,胚芽鞘也不再向光弯曲。如果是用透明的东西遮盖胚芽鞘,则胚芽鞘向光弯曲,而且,即使用不透光的黑色沙土掩埋胚芽鞘而只留出尖端,被掩埋的胚芽鞘仍然向光弯曲。达尔文推测,在胚芽鞘的尖端分泌一种信号物质,向下输送到会弯曲的部分,是这种信号物质导致了胚芽鞘向光弯曲。

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然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纪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

然而,他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1842年,他开始撰写一份大纲,后将它扩展至数篇文章。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

作为一个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的人,达尔文回避了对其理论的争议。当宗教狂热者攻击进化论与《圣经》的创世说相违背时,达尔文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写了另外几本书。《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报告了人类自较低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证据,报告了动物和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报告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