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网址_国家卫星气象
1.气象卫星的巨大作用是什么?
2.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有什么功能?
3.“风云”气象卫星系列的未来
“风云”气象卫星系列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30年中国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和自主创新,气象卫星已成为现代气象业务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说。
在历届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已成功发射了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仍有5颗在轨稳定运行,为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航空、航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公益性、专业性和决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成为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效益发挥最好、应用范围最广的卫星之一。
从试验应用型到业务服务型
“气象卫星的工作,我们是白手起家,没有人去告诉你如何去做,要靠实践凝练,要花代价去换取经验和知识。”风云一号A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原主任钮寅生说。
在气象卫星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人们都不会忘记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痛:
1988年10月15日,成功在轨稳定运行39天的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姿态失控,整星失败。
1991年2月14日,风云一号B星在正常在轨运行165天后,由于星载计算机内存储数据跳变,导致卫星姿态再次失控。
1994年4月7日,即将成为我国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的风云二号01星在发射前8小时的模拟测试中,肼系统发生泄漏,导致厂房失火,卫星被烧毁。
19年6月10日和2000年6月25日分别发射的风云二号A星和B星,在在轨运行10个月和8个月之后,也都因各种问题无法正常工作,均未达到设计寿命。
回望历史,正是这些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的痛,为我国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研制和技术积累了经验;也正是这些痛,在时时刻刻激励着气象卫星科技工作者以更加“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卫星的研制和应用中。“面对这项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回报的工作,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杨军说。
不平凡的历程势必造就一个不平凡的卫星平台,势必培养出一批勇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气象卫星科技人员。在经历了挫折之后,一个个神话在航天人和气象人的手中书写。
1999年5月10日和2002年5月15日,分别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C星和D星。风云一号C星在轨正常业务运行4年9个月,大大超出2年的设计寿命,而D星到2009年仍稳定运行。
2004年10月19日和2006年12月8日,分别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C星和D星,首次共同实现了“双星运行、互为备份”。其中,风云二号C星及地面应用系统还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年5月27日,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2008年12月23日8时5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6星送入
预定轨道。
从第一代气象卫星到第二代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已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并率先实现了我国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目标。然而,面对成绩,我国的航天人和气象人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停留于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上装载的5个通道的1个仪器已早已无法满足气象现代化的需求。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环境生态保护等一个个问题亟待气象卫星人为其破解之路提供科技支撑。
就在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轨时,发展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议案又摆在大家面前。“上世纪90年代,正是气象卫星发展最艰难的时候。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满怀希望,很多人都是在研制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同时,又再为发展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谋划着。”杨军说。
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我国航天人和气象人并肩完成了美国用40年才走完的路。2008年5月27日,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随着卫星一同被送入太空的还有星上装载的11个先进的遥感仪器及99个光谱探测通道,其中有5个通道的分辨率达到250米。而在30年前的风云一号A星上,仅有1个仪器及5个通道。
除了量上的突破,风云三号A星更注重在质上的突破。它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突破。
在我国极轨气象卫星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时,静止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目前,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已进入立项阶段,将于2013年前后发射首颗卫星。
“气象卫星事业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这条路走得很难、很艰苦,但是很有成效。我们相信,只要团结起来,不断改进,未来中国的气象卫星一定会更好。”中国工程院院士、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师许健民说。
从蹒跚学路到天地一体化的楷模
作为卫星工程的五大系统之一,地面应用系统是充分发挥卫星应用效益的坚实保障。“为了充分发挥卫星的效应,要求是地面应用系统的发展要略超前于卫星的发展。”钮寅生说。伴随着卫星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该系统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地面接收站从无到有,从3个到5个,从国内走向国外;地面应用系统从无到有,从一个系统运行到多个系统并行。
“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技术含量和工作量,不亚于甚至超过卫星本身,它不仅是国内最好的系统,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 中科院院士匡定波说。
回首卫星气象人走过的30年,许健民感触最深的不是那些令人耀眼的成就,而是当初难以想像的各种困难。他连连用“其中的不确定性太大了,现在回过头来看,都觉得后怕”来形容他现在的心情。他说:“科研人员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埋怨和压力,我们只能一点一点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
如今,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成功解决了海量、高速气象卫星数据的实时集和异地间实时远程传送问题,突破了卫星资料接收处理、预处理、产品处理、存档、分发、应用等关键技术,克服了国内双星和国外多星业务化接收处理给应用系统带来的技术复杂性和兼容性的难题,实现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年运行成功率保持在99.5%。
特别是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中的高精度图像定位技术破解了我国航天事业“要命”问题,受到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麦克·格瑞芬博士的称赞,被国际同行专家公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星地一体化的共同发展模式也被我国航天界誉为“天地一体化的楷模,地面应用系统的典范”。
从无从应对到成竹在胸
“浣熊”、“凤凰”、“森拉克”、“黑格比”、“蔷薇”……2008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台风登陆强度强。但由于预报准确,防御措施到位,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2000年以来同期偏轻。而在其中,气象卫星时刻密切监测,追踪台风动向,为预报人员及时提供最新卫星云图,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思绪回到了建国初期,台风肆虐、干旱横行、强寒潮突至,自然灾害给新中国的发展设置了一道道障碍。特别是1968年,台风频袭我国东部沿海,损失惨重。“当时,由于气象部门在台风的监测手段上还很缺乏,特别是对于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许多老同志回忆道。
肩负重任的风云气象卫星没有让人们失望。自2005年1月以来,中国风云系列卫星对太平洋生成的92个影响或登陆我国大陆的33个台风全部进行了全程监测。
近年来,气象卫星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奥运气象服务保障和空间环境监测预报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2003年的淮河特大洪涝灾害、2006年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大火、2006年的北京特强沙尘暴、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每年初冬袭击我国大部地区的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服务中,都可以找到风云卫星的资料和产品;在我国夏季风、干旱、积雪监测,全球臭氧及海冰变化趋势分析中,气象卫星资料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气象服务中,风云系列卫星更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卫星在密切监视台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同时,积极为北京市热环境、大气气溶胶、臭氧监测提供科学数据,为青岛奥帆赛海域浒苔治理工作提供每日浒苔分布图。
气象卫星资料和产品除了服务与现代气象业务外,还积极服务军队、水文、海洋、农业、林业、民航、交通、电力等部门。据统计,目前,接收与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资料及产品的用户已超过2500家。
从依靠国外资料到为国外同行提供资料
随着中国静止和极轨气象卫星的相继成功发射和投入业务运行,风云一号C、D星,风云二号C、D星,风云三号A星都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之中。中国气象卫星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大量国际用户直接接收或利用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资料。
“特别是在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之后,我们仿佛成了‘香饽饽’,很多发达国家的气象部门都主动与我们联系,希望共享风云三号A星资料。”杨军自豪地说。
短短的30年光阴,在党中央、院的领导的关怀和关注下,中国已成为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极少数国家之一,并且在地球观测组织(GEO)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3年5月,中国气象局向朝鲜提供了一套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这是中国向国外出口的第一套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为了加星数据共享工作,中国成功开发了FENGYUNCast接收系统,并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向亚太地区17个国家赠送了该接收设备,使得风云卫星数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朝鲜、伊朗、阿曼、新西兰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也都在不同程度地接收和利用风云二号卫星数据。
气象卫星的巨大作用是什么?
气象局单位性质是院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气象局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院直属机构改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
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气象局主要是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部门。
拓展内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宣传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有什么功能?
气象卫星起源于侦察卫星,是一种专门用来对地球和大气进行观测的卫星。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率先将航天科技引入气象科学领域。它向美国提供世界范围的气象资料。前苏联应用气象卫星也较早,它的第一颗实用气象卫星是在1966年6月发射的。
气象卫星上通常装备有电视摄像系统、扫描辐射装置、自动传输系统和自动贮存装置等仪器设备。利用这些仪器,可对全球气象进行观测,以获得各地大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密度、大气结构等信息。
当气象卫星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时,其电视摄像系统的摄像机,每隔一定时间开启一次快门,便得到一张地球大气云图照片。然后通过转换设备,卫星将云图照片的图像信息转化成电信号送进贮存装置自动存储起来。它的存贮装置可以容纳世界各地的全部云图信息。当卫星经过地面接收站时,地面上给它发出一条指令,卫星就把全部信息传送下来。如果不用存储器,卫星还可以用无线电信号立即向地面传送。地面只要有接收设备,就可立即收到卫星实时拍摄的照片。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而放出一定的热量,卫星上的扫描辐射装置测量出云的热辐射量,就得到红外云图。红外云图可反映地面和的温度。大气温度一般比地面低,不同高度的云层温度也不同,因此它们的热辐射量就有强弱之分。在卫星红外云图照片上,白的地方是冷区,就是中高云区。黑的地方是暖区,是地面、水面或低云区。
扫描辐射装置和电视摄像机拍摄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它是用扫描镜以固定转速向地球扫描,每转一圈,就得到从地球一端到另一端的一长条扫描线。卫星不断前进时,一条条扫描线互相衔接,就构成一张完整的红外云图。
14年5月17日,美国又发射了第一颗同步气象卫星,与其他系列的气象卫星相比,它的覆盖面积大,能及时提供大量的气象资料,昼夜不停地向地面传输整个西半球的分辨率极高的气象照片。它每半小时就传输一次观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可深入了解大气动力学过程和能量交换过程,改善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世界各地有500多个接收站的自动图像装置也可直接接收卫星照片。
虽然对地静止或同步气象卫星覆盖面积大,但不能覆盖地球南北极地区,因此像前苏联这样地临北极的国家发射了另一种极轨气象卫星,或者太阳同步轨道低轨道气象卫星,高度一般在700~1500千米。这是一种具有轨道倾角约90°、飞越地球南北极上空的气象卫星。大家知道地球并非标准圆球体,而是在其赤道部分有些微微膨胀的扁球体,膨胀部分对人造天体产生额外吸引力,能使卫星运行的轨道面慢慢转动,轨道面转动速度的大小与轨道倾角、高度和形状有关,倾角越小转动越快。倾角为99°、高度为920千米的近极地圆轨道,轨道平面每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转动一度,与太阳照射方向因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天顺向转动一度恰好同步,或说轨道面转动方向和周期与地球公转方向和周期相等的轨道叫做太阳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的优点是轨道面和太阳方向所成的夹角大体上是一定的。所以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的气象卫星,每天在相同的时间里大体上通过同一地球纬度;就是说,太阳同步轨道能使气象卫星始终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观测地面,给光学传感器创造了最合适的光照条件。但另一方面,极轨气象卫星的轨道倾角在90°附近而不能利用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向东速度,发射时要求运载火箭有更大的负担。我国发射的“风云1”号气象卫星,也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由于利用气象卫星可以收集到地面气象台站难以收集、气球和飞机不能获得的高空、超高空气象情况,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电视节目中,每天播放天气预报的同时,还展现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卫星云图照片,它们就是气象卫星用电视摄像机和扫描辐射装置从太空对地球拍摄而成的。这种每日天气预报给每一个人带来很大方便,对农业、运输业的作用更是巨大。运行在宇宙空间的各种各样的气象卫星,时刻监视着台风、风、暴雨以及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变化。它们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以取得人迹稀少的海面、极地、高原、沙漠、森林等地区的气象资料,更能进一步帮助监视危害性天气。随着微波雷达在气象卫星上获得应用以及大气遥感技术和大气科学的发展,气象卫星已经从定性的云图探测,逐步向定量探测大气温度、湿度、风速、云量、降水量、海面湿度以及大气成分等方面发展,这在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准确性方面会发挥更大作用。
世界气象组织为了更好地全面掌握全球天气变化,组织了一个全球气象卫星网并投入运行。该系统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2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组成。5颗对地静止气象卫星,每颗能对南北纬度50°和间隔经度70°的近圆形地区进行观测,它们分别由美国提供2颗,前苏联、欧空局和日本各提供1颗。极地轨道上2颗气象卫星是用来弥补5颗对地静止气象卫星无法覆盖地球两极地区的缺陷而发射的,分别由美、苏各提供1颗。这个纵横交错的气象卫星网可以连续监视全球任何一个地区的气象变化。世界各国都可以借助简单的接收设备免费接收卫星发回的云图,提高天气预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知识点
卫星云图
我们在天气预报中常常听到预报员提到“卫星云图”一词,什么是卫星云图呢?所谓的卫星云图就是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
卫星对地球的观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海洋、沙漠、高原等缺少气象观测台站的地区,卫星云图所提供的资料,弥补了常规探测资料的不足,对提高预报准确率起了重要作用。
“风云”气象卫星系列的未来
12月11日零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又有哪些功能呢?发射的意义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功能
观测能力是现有系统的上千倍
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四号卫星工程总师李卿的说法,风云四号是我国首颗静止轨道上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监测仪等4种探测器,实现了多个重大技术突破。
将四大类载荷安装在同一个卫星平台上,就是其中的一个突破。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风云四号卫星工程总指挥于新文说,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的突破,解决了多个仪器同时工作所产生的相互干扰问题。
他说,相较于其他国际先进水平静止气象卫星将成像仪器和探测仪器分置于两颗卫星的普遍做法,风云四号的这种设计大大节省了研制成本,更重要的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对大气的多手段综合观测。
具体来看,与目前业务执行的风云二号卫星相比,风云四号配备的扫描成像辐射计通道数量增加了2.8倍,达到14个。其观测时间解析度提高1倍,可每15分钟对东半球扫描一次,最快可以每1分钟生成一次区域观测影象。最高空间解析度较之前提高了6倍,达到500米。
李卿说,这些新能力,将让风云四号以全新的方式来揭示台风、暴雨、洪涝、森林火灾、沙尘暴和空间天气的变化规律。
风云四号还搭载了世界首个静止轨道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其在垂直光谱探测通道达到1700个,可方向上对大气结构实现高精度定量探测,相当于对大气进行CT扫描。
这也是国际上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次装载,将首次实现静止轨道大气高精度温度、溼度廓线探测,获取的高光谱大气资料,可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说法,风云四号的观测能力是现有观测系统的上千倍,将极大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接下来是闪电成像仪。风云四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自主研制闪电成像仪的首次在轨应用,填补国内空白。1秒钟可以拍摄500张闪电图,探测区域范围内的闪电频次和强度,这可以用来实现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跟踪,提供闪电灾害预警,也是国内首次应用。
能感知3.6万公里外湖水温度的变化
放眼全球,国际上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已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日本和美国分别在今年11月2日和11月19日发射同类气象卫星。欧盟、俄罗斯、韩国、印度也于2017~2018年前后发射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
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总师张志清说,风云四号卫星与日本、美国2016年最新发射的葵花九号卫星、GOES-R卫星及欧洲正在研制的MTG等均属于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又被叫做定量遥感卫星,除了获取云图,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获取准确的、定量化的大气和地表观测资讯,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服务。
张志清说,针对越来越高的定量遥感需求,风云四号装载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和闪电成像仪,在效能上比之前的卫星有大幅的提升。
张志清举了一个例子,青海湖的温度是20℃,风云四号卫星可以做到对其温度的测量误差小于1℃,同时,当湖水温度变化0.1℃时,卫星就能够准确感知出来。
此外,风云四号还可以通过不同光谱通道的观测,对全国植被覆盖、粮食亩产等作出预估。在气象学家看来,其经济、社会效益空前。
不过天气预报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除了温度,还包含溼度、压强、风等指标,涉及温溼度、导风、闪电、辐射、云和气溶胶、大气成分等数十个种类卫星遥感资料产品的应用。
张志清说,风云四号卫星正式投入业务执行后,将提供包括云、辐射、温溼度、大气、导风、闪电等34种资料产品。
革命性的跨越: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重器
事实上,在风云四号之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4颗气象卫星,其中7颗卫星在轨执行,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表示,极轨气象卫星已经实现了升级换代和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如今,风云四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也实现了升级换代,并形成了“多星在轨、统筹执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
在茫茫太空中,气象卫星就是洞察风云变幻的锐利“眼睛”。张志清说,气象卫星主要是通过卫星装载的各种探测仪器获得不同的卫星气象云图,然后通过云图反演出其他变数,并应用到天气预报模式中,再根据方程的运算得到未来的天气。
气象卫星云图可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云图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云图。不过,能用自己研制的卫星拍摄这两种云图的国家和地区,美欧之外,就只有中国了。
根据赵坚的说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中的风云一号卫星和风云三号卫星分别是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距地面高度大约500公里至1000公里,其拍摄的云图就是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云图。
而风云二号卫星和刚刚发射的风云四号卫星则分别是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对地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距地面约3.6万公里,其拍摄的卫星云图是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云图。
静止卫星与极轨卫星,一个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一个则绕着地球转动。如风云二号卫星和风云三号卫星对我国天气的观测好比一个定点站岗警察和一个流动巡逻警察。
目前,人们看到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卫星云图,基本上来自在轨执行的风云二号E、F、G三颗星。张志清说,风云四号卫星正式投入业务执行后,将逐步接替风云二号卫星提供更加及时和高精度的观测资料,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风云四号卫星应用首席专家许映龙说,成像和垂直观测相结合,就好比医生不仅有了X光片,同时还有了CT片,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切片资料,对于病情的判断就更加准确了。
他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跨越,“可以说,风云四号卫星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重器”。
根据官方的说法,随着风云卫星的发展,我国当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约50%,提高到了现在的90%。而风云四号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提高这一准确率。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发射的意义作用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西昌发射成功 将大幅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未来的天气预报
有了卫星重器,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究竟能提高多少,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又将如何?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事实上,现代天气预报包括5个环节:气象观测、资料收集、综合分析、预报会商、预报产品释出。
这其中,气象观测又分为地基观测、空基观测和天基观测三大类。而气象卫星,只是其中的天基观测一环。在专家看来,气象卫星观测能力的提升,将会带来天气预报能力的提升,不过至于能提升多少,以及能否和欧美比肩,则还要进行综合考量。
毕竟,真正引领天气预报技术走向现代化的是数值天气预报的诞生。而所谓数值预报,就是使用大气运动方程建立的数值模式,按时间顺序计算不同高度全球各处气象要素的值。
遗憾的是,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的说法,中国的数值预报与欧洲中心、美国等相比,起步要晚,先天条件处于弱势。
数值模式涉及大量微分方程,计算量巨大,一般使用超级计算机完成。这方面,中国正在迎头赶上,前不久,中国科学家获2016年度的高效能运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就是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计算机并不能完全取代人,资料收集、综合分析之后,还需要预报会商,这时,预报员就要发表意见、综合分析,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变化作出最终的预报结论。在这方面,中国尽管有一些优秀的预报员,但相比发达国家,仍比较缺乏。
想更准确地“猜”到老天的心思,并不容易。道阻且长,今天的风云四号是一个新的开端,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到2020年,中国将研制并发射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等系列气象卫星,后续任务中,产品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但是,通过几代航天人的奋力拼搏,持续坚持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科研生产试验体系,培养了优秀的航天科技队伍。研制风云系列卫星的人们有能力承担更多气象卫星的研制任务,有信心,有决心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圆满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人们的历史任务。风云系列卫星在未来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1988年,杨军从中国气象研究院大气探测专业硕士毕业,被分配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作,有幸参加了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发射的相关技术工作。20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9颗气象卫星。杨军已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他感慨良多,“最让我们欣慰的是,气象卫星为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最让我们骄傲的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国际气象卫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1969年总理提出,应该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揭开了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的序幕。11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成立。
气象卫星涵盖了遥感、材料、电子、通信、机械、气象和环境等多门科学技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颗颗气象卫星满载着希望与使命成功上天,造福于人民,令人自豪,令人感动。
自1988年9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截至2008年11月,我国共成功发射9颗气象卫星。
2008年5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A星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具有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监测能力,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突破。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形成了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和北极基律纳5个卫星地面站为主体,除可接收利用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外,还可接收利用美国NOAA系列等多颗卫星资料。
我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已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卫星气象应用取得显著效益。
2005年1月以来,我国风云系列卫星对太平洋生成的92个台风,影响或登陆我国的33个台风全部进行了全程监测,使得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显著减少。
近十几年来,我国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对各类重大水灾多次进行了成功的监测。大量的卫星水情监测图像、水灾监测信息及时传送给防汛部门,充分发挥了气象卫星对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宏观监测作用。2003年,淮河流域出现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国气象局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涝初期、洪涝中期、洪涝后期及退水全过程进行了动态跟踪监测与分析,生成水情监测报告12期,发送给国家及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为防汛的重要决策依据。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民生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农业精细种植、作物分类以及农业气候区划,可借助气象卫星对地表的植被状况和土壤墒情等进行宏观、动态的遥感测量;开发海洋,监测大面积赤潮和海洋污染,气象卫星资料也可助一臂之力;我国每年的陆面交通中,如高速公路大雾,局地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泥石流滑坡等,都要求气象卫星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效……
正因为今天风云气象卫星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气象人和航天人才更有信心,展望未来。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000901,股吧)集团公司,将力争在2020年实现我国气象卫星技术和应用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增强我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做出更大的贡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