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气象研究院怎么样

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学院概况

3.“中科院大气所”和“气科院”有何区别?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_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名单

你好。

大气物理学院成立的比较晚,是2008年才分出来的,1楼说错了,不是大气物理学院从大气分出来的。大气物理学院现在有4个专业:大气物理,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探测和防雷。前两个专业是从应用气象学院分出来的,后两个专业是从遥感学院分出来的。

单单说这个学院的话,虽然是新成立的,但是很强,它有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有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遥感科学与技术和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3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本科就业率近几年都达到100%,高质量就业在95%,升学率40%左右,这个数据相当不错了啊!

PS题外话:大气物理学院的耿晓磊辅导员特帅特好,哈哈!

就这样,希望能帮到你,也希望答案能被纳啊,谢啦!

中国气象研究院怎么样

简介: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成立于2003年1月,2004年4月重新组建,2008年4月更名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是以业务为主体,科研为支撑的国家级基本气象业务单位。气象探测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气象探测系统运行保障中心;气象探测资料产品开发中心;气象探测装备试验考核中心;气象探测标准和规范编制中心;气象探测方法和技术研发中心;气象探测仪器计量和检定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学院概况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其前身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18年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为现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是以研究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数值模式以及大气成分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气象科研与业务结合更加紧密,气象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提高”。现设有5个职能处,7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国气象局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云雾物理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另有研究生部和大气科学信息部等两个科研支撑机构。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也设在我院。我院还设有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风能太阳能实验室以及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联合共建的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大气所”和“气科院”有何区别?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年,是在原成都气象学院大气探测系和电子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学校“气电结合、以电为主”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点。

学院现有四川省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信号与信息处理;4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含信号处理、大气电子工程2个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目前在校本科学生约2000人,其中国防生70余人,硕士研究生140余人。

学院现设置有5个专业教研室、6个专业实验室、1个研究所,拥有1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全院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入选者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

长期以来,学院教师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上积极进取,注重电子信息技术与大气科学交叉、融合,在目前已经开展的科研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已建立9个科研团队: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卫星遥感及应用、图像处理及应用、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微波技术及应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电磁效应、大气探测信息处理、气象观测仪器研究团队。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在气象雷达、气象卫星、大气探测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第一责任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余项,参与多项国家863项目和气象行业专项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已转化成产品,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先后研制了WRDPS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系统、数字化雷达、X-波段数字化双极化雷达、车载移动式天气雷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等多个产品,性价比高,先后6次获得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省部级二、三等奖,产品已遍布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的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6项,与校内兄弟院、部共同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建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进入新世纪,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学院大力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革新传统教学手段,整合企业和社会的各种优势与高校合作,努力探索能够大批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共同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目前已经联合广州周立功单片机有限公司成立了周立功“3+1”教育模式班。

学院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依托“学生课外创新实验室”全天为学生开放的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制作竞赛等活动。自2000年以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有2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2人获得全国二等奖、3人获得省一等奖、5人获得省二等奖、5人获得省三等奖;在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中获得银奖1项。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十分活跃,尤其在学生三下乡科技活动中表现突出,长期联合四川省气象局派出大批学生,奔赴各地农村宣传防雷知识,多次获得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奖励。尤其是在汶川大地震以后,学院结合自身学科及专业优势,派出800余人的宣传和志愿者队伍,进入灾民安置点及广大农村地区,宣传和普及防雷知识,积极协助灾区抗震救灾。特别是学院国防生队伍,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一方面为积极维护安全、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在国防生党支部的号召下成立了抗震救灾突击队,有组织有纪律地参加抗争救灾志愿者活动。在成都火车北站、火车东站、双流国际机场、空港货运中心乃至江油抗震救灾第一线都活跃着学院国防生、志愿者的身影,涌现出一批象蒙祖海同学这样的抗震救灾典范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各项工作。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促进本科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学院自2004年开始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经同3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在合作单位挂牌建立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实习基地”。按照协议约定,校外实习基地每年接受一定数量的教师、学生实习,并委派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以保证实习效果。近三年来,学院累计向签约校外实习基地派出学生200多人次,教师30多人次,很好地完成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并加强了同各方的联系,促进了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

由于国家对电子信息人才需求较多,目前电子信息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同时也由于学院的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毕业生专业素质、创新实践能力较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高。毕业生的就业酬薪高于同期毕业学生的平均水平。电子工程学院2005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6.5%,2006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8.6%,2007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4.5%。多家公司在电子工程学院设立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长期以来,学院为气象、电子信息工程、国防、民航等部门和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前往IBM、INTEL、摩托罗拉、西门子、三星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以及深圳华为、中兴、长虹、海尔、海信、康佳、美的、创维、TCL等国内著名企业参加工作。 学院院长: 何建新 教授

主持学院全面工作,分管科研及实验室建设工作。

学院副院长: 杨玲 副教授

分管学院本科教学以及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

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斌兵

主管学院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彭勇

分管学院学生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将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月,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将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出,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

大气所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热带太平洋和我国复杂陆面作用下东亚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机理、预测理论及其探测方法,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

大气所现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包括: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另外还设有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低层大气探测部。在河北香河、兴隆、安徽淮南、吉林通榆设有野外综合观测站。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挂靠在大气所。目前,大气所拥有SGI F4000超级计算机集群服务器系统、一座用于研究城市大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的高325米的气象观测铁塔以及边界层遥感探测系统和中层大气探测系统等设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其前身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18年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为现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是以研究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数值模式以及大气成分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遴选为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起进入科技部支持的国家公益类研究院。科技部下达改革后的人员编制为250人。2004年10月14日通过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联合组织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联合评估验收,并对我院的深化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气象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后,科技人员任务饱满,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才整体结构得到明显的优化,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学历和年龄结构明显改善的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气象科研与业务结合更加紧密,气象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提高”。现设有5个职能处,7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国气象局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云雾物理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另有研究生部和大气科学信息部等两个科研支撑机构。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也设在我院。我院还设有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风能太阳能实验室以及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联合共建的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人为主体、结合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国际大气科学前沿领域中进行研究的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研级科研人员50名,副研级科研人员107名。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分别为76人和72人,分别占基地岗位人数的45.2%和42.9%;45岁以下研究员占研究员总人数的71.4%。全院有52名科研人员享受特殊津贴,并拥有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等青年科技人才。